名字:應德
漢字:應
間體:應
筆畫:繁17間7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外祥內苦,刑偶傷子,懷才不遇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OIGD 倉頡:IFM 四角號碼:00219 UniCode碼:U+5E94 規範漢字編號:0836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344第05
解釋:指姓氏。意為通達、響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94720次)
釋義:
yīng
1<副>應該。《口技》:「凡所~有,無所不有。」
2<動>許給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以我~他人,君還何所望。」
ying
1<動>應答。《愚公移山》:「河曲智叟亡以~。」
2<動>承諾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汝可去~之。」
3<形>適合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便利此月內,六合正相~。」
4<動>應和。《促織》:「每聞琴瑟之聲,則~節而舞。」
5<動>應召;應徵。《石壕吏》:「急~河陽役,猶得備晨炊。」
6<動>對付;應付。《陳情表》:「內無~門五尺之僮。」
漢字:德
間體:德
筆畫:繁15間15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多才巧智,温和贤能,中年劳,晚年成功隆昌,环境良好。
編碼:五筆98:TFLN 倉頡:HOJWP 四角號碼:24231 UniCode碼:U+5FB7 規範漢字編號:3272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223,第02卷下,彳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371第08
解釋:德字的本義是指人的道德品質,後也指仁愛、善行;恩德、恩惠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71210次)
釋義:
de
1<名>道德;品德。《勸學》:「積善成~,而神明自得,聖心備焉。」
2<名>恩德;恩惠。《垓下之戰》:「吾聞漢購我頭千金,邑萬戶,吾為若~。」
【又】<動>感激。《史記?信陵君列傳》:「趙孝成王~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。」。
3<名>德政;功德。《殽之戰》:「吾不以一眚掩大~。」
4<名>福。《禮記?哀公問》:「君之及皮言也,百姓之~也。」
【德化】道德教化,道德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