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觀發
漢字:觀
間體:觀
筆畫:繁25間6
吉兄:吉
五行:木
姓名學解釋:口快心直,沉靜清秀,中年勞,晚年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CMQN 倉頡:EBHU 四角號碼:77412 UniCode碼:U+89C2 規範漢字編號:0586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139第05
解釋:觀有兩個讀音,念guān時,意為看,還指看到的景物和景象,此外還指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。念guan時,指道教的廟宇,樓台之類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1180次)
釋義:
guān
1<動>觀看;看。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市人皆~公子執轡。」
2<動>觀察;考察。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直上載公子上坐,不讓,以~公子。」
3<動>觀賞。《觀滄海》:「東臨碣石,以~滄海。」
4<名>景物;景象。《游褒禪山記》:「而世之奇偉,瑰怪,非常之~,常在於險遠。」
5<動>遊覽;游賞。《張衡傳》:「因入京師,~太學,遂通五經貫六藝。」
6<動>閱覽;閱讀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「以是人多以書假余,余因得遍~群書。」
guan
1<名>宗廟或宮廷大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。《禮記?禮運》:「遊子~之上。」
2<名>宮廷中高大華麗的建築物;台榭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大王見臣列~。」
3<名>道教的廟宇。劉禹錫《游玄都觀戲贈看花諸君子》:「玄都~裡桃千樹,儘是劉郎去後栽。」
漢字:發
間體:發
筆畫:繁12間5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刑偶傷子,清雅多才,中年多勞,晚年吉祥,忌車怕水,短壽破相。
編碼:五筆98:NTCY 倉頡:VIHE 四角號碼:23407 UniCode碼:U+53D1 規範漢字編號:0339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65第27
解釋:發讀fa時,指頭髮,不用於人名。發( 讀fā時)的含義較多,最初指把箭射出去,成語有「百發百中」。此外的意義有出發,啟程,興起,生長,奮發,發揚,發表,擴大,發展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19500次)
釋義:
fā
1<動>把箭射出去;發射。《賣油翁》:「見其~矢十中八九。」
2<動>出發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今太子遲之,請辭決矣,遂~。」
3<動>派遣;派出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孤當續~人眾,多載資糧。」
4<動>征發;徵調。《西門豹治鄴》:「西門豹即~民鑿十二渠。」
5<動>興起;發生。《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》:「舜~於畎畝之中。」
6<動>生長;長出。王維《相思》:「春來~幾。」
7<動>發佈;頒布。《殽之戰》:「遂~命,遽興姜戎。」
8<動>發送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使人~書至趙王。」
9<動>發作;抒發。《五人墓碑記》:「扼腕墓道,~其志士之悲哉。」
十<動>撥動;發起;起事。《張衡傳》:「雖一龍~機,而七首不動。」《蘇武》:「虞常等七十餘人欲~。」
⑾<動>開啟;打開。《寡人之於國也》:「塗有餓殍而不知~。」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~圖,圖窮匕首見。」
⑿<動>啟發;闡明。《論語?述而》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~。」
⒀<動>表現;顯露;洩露。《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》:「征於色,~於聲。」
⒁<動>開發;發掘。《促織》:「於敗叢草處,探石~穴,靡記不施。」
⒂ <動>分發。《嚴監生和嚴貢生》:「知縣准了狀子,~房出了差來到嚴家。」
⒃<動>開放。《醉翁亭記》:「野芳~而幽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