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惆鑒
漢字:惆
間體:惆
筆畫:繁12間11
吉兄:凶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NMFK 倉頡:PBGR 四角號碼:97020 UniCode碼:U+60C6 規範漢字編號:4989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6857,第10卷下,心部第190字 [康熙字典]:頁389第34
解釋:暫無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0次)
釋義:
chou
失意,悵惆。《荀子?禮論》:「案屈然已,則其於志意之情者~然不嗛。」
【又】悲痛,傷感。陸機《歎逝賦》:「雖不寤其可悲,心~焉而自傷。」
【惆悵】因失意而傷感。王充《論衡?累害》:「蓋孔子所以憂心,孟軻所以~也。」
漢字:鑒
間體:鑒
筆畫:繁22間13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精明公正,忠厚善良,中年成功隆昌,富貴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JTYQ 倉頡:LIC 四角號碼:28109 UniCode碼:U+9274 規範漢字編號:2894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303第10
解釋:本義指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。後引申為鏡子,照影,觀察,審察,看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0010次)
釋義:
jian
1<名>鏡子。《新唐書?魏徵傳》:「以銅為~,可以正衣冠。」
2<動>照;照視。《莊子?德充符》:「人莫~於流水而~於止水。」
3<動>鑒察;審察。《柳毅傳》:「老父之罪,不能~聽,坐貽聾瞽。」
4<動>借鑒;鑒戒。《阿房宮賦》:「後人哀之而不~之,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。」
5<動>鑒別;識別。《呂氏春秋?適音》:「谿極則不~,不~則竭。」
【引】<名>識別力。《梁書?到洽傳》:「樂安任昉有知人之~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