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語聰
漢字:語
間體:語
筆畫:繁14間9
吉兄:吉
五行:木
姓名學解釋:有愛情厄,清雅多才,福祿雙收,中年吉祥,環境良好。
編碼:五筆98:YGKG 倉頡:IVMMR 四角號碼:31761 UniCode碼:U+8BED 規範漢字編號:1707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188第18
解釋:談論;議論;辯論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5760次)
釋義:
yǔ
1<動>談論;說話。《核舟記》:「魯直左手執卷末,右手指卷,如有所~。」
2<名>話;言論。《琵琶行》:「又聞此~重唧唧。」
3<名>諺語;俗語。《左傳?僖公二年》:「~曰:『唇亡齒寒。』」
yu
<動>告訴。《為學》:「貧者~於富者曰……」
【語次】談話之間。
漢字:聰
間體:聰
筆畫:繁17間15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環境良好,理智充足,晚年隆昌,人緣佳。
編碼:五筆98:BUKN 倉頡:SJCRP 四角號碼:18436 UniCode碼:U+806A 規範漢字編號:3206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968第39
解釋:聰是形聲字,從耳,總聲。它的本義是指聽覺靈敏,由此引申出聰明、有智慧、聰敏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74480次)
釋義:
cōng
1<形>聽力好。《荀子?性惡》:「目明而耳~。」《孟子?離婁》:「師曠之~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」
2<形>聽得清楚。《荀子?勸學》:「目不能兩視而明,耳不能兩聽而~。」《屈原列傳》:「屈平疾王聽之不~也。」
3<形>聰明,有智慧。司馬光《陶侃》:「侃性~敏恭勤。」
【聰了】聰明懂事。《後漢書?孔融傳》:「夫人小而~,大未必奇。」
【聰明】1.聽覺、視覺靈敏。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:「所謂察之者,非專用耳目之~,而聽私於一人之口也。」2.聰慧明審。《荀子?非十二子》:「高尚尊貴不以驕人,~聖智不以窮人。」
【聰穎】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