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謾遲
漢字:謾
間體:謾
筆畫:繁18間13
吉兄:凶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YJLC 倉頡:IVAWE 四角號碼:36747 UniCode碼:U+8C29 規範漢字編號:5600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188第18
解釋:瞞哄;欺騙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60次)
釋義:
man
1<動>欺騙。《九章?惜往日》:「或忠信而死節兮,或訑而不疑~。」
2<動>詆毀。《荀子?非相》:「鄉則不若,偝則~之。」
man
1<動>通「慢」。怠慢;輕慢。《史記?孝武本紀》:「後世~怠,故衰秏。」
2<動>通「漫」,瀰漫。《莊子?天道》:「太~,願聞其要。」
3<副>通「漫」。不要。莫。董解元《西廂記》:「~言天上有姮娥。」
漢字:遲
間體:遲
筆畫:繁18間7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NYPI 倉頡:YSO 四角號碼:37308 UniCode碼:U+8FDF 規範漢字編號:0906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254第17
解釋:本義指慢慢走。後引申為比規定或合適的時間靠後,不靈敏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620次)
釋義:
chi
1<形>慢,緩慢。《庖丁解牛》:「吾見其難為,怵然為戒,視為止,行為~。」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非為織作~,君家婦難為。」
2<動>遲疑,猶豫。《琵琶行》:「琵琶聲停欲語~。」
3<形>晚。《戰國策?亡羊補牢》:「亡羊而補牢,未為~也。」
4<形>遲鈍。《漢書?杜周傳》:「周少言重~,而內深次骨。」
【遲遲】1.緩慢的樣子。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「~鐘鼓初長夜,耿耿星河欲曙天。」2.從容不迫的樣子。《禮記?孔子閒居》:「無聲之樂,氣志不違;無體之禮,威儀~。」3.遲疑不前的樣子。范曄《後漢書?鄧彪等傳論》:「統之方軌易因,險途難御,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,~於歧路之間也。」
【遲回】徘徊;遲疑。也作「遲徊」。杜甫《垂老別》詩:「憶昔少壯日,遲徊竟長歎。」
【遲暮】比喻蒼老、晚年。屈原《離騷》:「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~。」
【遲日】1.日子久。《商君書?君臣》:「~曠久、積勞私門者得。」2.春日。杜甫《絕句二首》之一:「~江山麗,春風花草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