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起龍
漢字:起
間體:起
筆畫:繁10間10
吉兄:吉
五行:木
姓名學解釋:忧心劳神,暗淡无光,中年多灾,晚年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FHNV 倉頡:GORU 四角號碼:47801 UniCode碼:U+8D77 規範漢字編號:1789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016,第02捲上,走部第39字 [康熙字典]:頁1215第15
解釋:由躺而坐;由坐而立。意為得到,起得,採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0910次)
釋義:
qǐ
1<動>起立;站起。《鴻門宴》:「坐須臾,沛公~如廁。」
2<動>起身;起床。《報劉一丈書》:「聞雞鳴,則~盥櫛。」
3<動>徒起;隆起。《促織》:「執圖詣寺後,有古陵蔚~。」
4<動>起事;發動。《過秦論》:「山東豪俊,遂並~而亡秦族矣。」
5<動>發生;興起。《譚嗣同》:「若變~,足下以一軍敵探彼二軍。」
6<動>動身;出發。《公輸》:「子墨子聞之,~於魯。」
7<動>開始;起頭。《祭妹文》:「不記語從何~。」
8<動>起用;任用。《過零丁洋》:「辛苦遭逢~一經。」
9<動>出身。《漢書?蕭何曹參傳》:「蕭何、曹參皆~刀筆吏。」
【起復】起用衩革職或因故離職的官吏。
漢字:龍
間體:龍
筆畫:繁16間5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克父命,晚婚吉祥,中年多災,潦倒外出,晚年平凡,多災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DXYI 倉頡:IKP 四角號碼:43014 UniCode碼:U+9F99 規範漢字編號:0221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537第25
解釋: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,是中國最大的神物。人們視其為百鱗之長,乃至生物世界的最高主宰。因此,封建時代龍又用來象徵帝王用的東西,如龍顏、龍床,他們的子孫則叫龍子、龍孫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089500次)
釋義:
long
1<名>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的動物。《勸學》:「積水成淵,蛟~生焉。」
2<名>封建時代帝王的象徵,也指帝王用的東西。《史記?高祖本紀》:「高祖為人,隆準而~顏。」
3<名>比喻傑出的人物。《隆中對》:「諸葛孔明者,臥~也。」
【龍飛】⒈比喻帝王將興或即位。⒉比喻陞官,得意。
【龍鳳】⒈指優異才能的人。⒉形容帝王的相貌。
【龍鱗】指皇帝或其威嚴。
【龍鍾】⒈衰老的樣子。⒉潦倒的樣子。⒊流淚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