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道寬
漢字:道
間體:道
筆畫:繁16間12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智勇双全,精明公正,出外大吉,中年成功隆昌,荣贵出国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UTHP 倉頡:YTHU 四角號碼:38306 UniCode碼:U+9053 規範漢字編號:2745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204,第02卷下,部第114字 [康熙字典]:頁1262第06
解釋:道的本義是道路,後引申指道理、規律、法則、思想、學說。道的以上這些意義都可以用於人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38820次)
釋義:
dao
1<名>路;道路。《魚我所欲也》:「呼爾而與之,行~之人弗受。」《陳涉世家》:「會天大雨,~不通。」
【又】<動>取道;道經。《鴻門宴》:「從酈山下,~芷陽間行。」《<指南錄>後序》:「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」
2<名>途徑;方法;措施。《六國論》:「賂秦而力虧,破滅之~也。」
3<名>規律;法則。《庖丁解牛》:「臣之所好者~也,進乎技矣。」
4<名>道理;事理。《師說》:「聞~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。」
5<名>道德;道義。《陳涉世家》:「伐無~,誅暴秦。」
6<名>學說;主張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:「既加冠,益慕聖賢之~。」
7<動>說;談論。《桃花源記》:「不足為外人~好。」
8<動>通「導」,引導。《論語?學而》:「~千乘之國,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」
9<動>通「導」。疏通。《尚書?禹貢》:「九河既~。」《左傳?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大決所犯,傷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。不如小決使~。」
十<名>古代行政區劃名。唐代初年全國劃分為十道,道下轄州。明清則在省一級一級行政區域下設道,道 下轄府,其長官就稱為道或道員、道台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「史公以鳳廬~奉檄守禦。」
⑾<名>簡稱道 家、道教。《漢書?藝文志》:「~家者流,蓋出於史官。」
⑿<動>以為。《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「他還~略看一會就去,誰知這廝故意賣弄。」
⒀<介>從;由。《管子?禁藏》:「凡治亂之情,皆~上始。」
⒁<量>元稹。《望喜驛》:「一~月光橫忱前。」
【道心】⒈猶言道德觀念。⒉悟道之心。
【道學】⒈道家的學說。⒉指理學,即以周敦頤、程顥、程頤、朱熹為代表的以儒家為主體的思想體系。
漢字:寬
間體:寬
筆畫:繁15間10
吉兄:吉
五行:木
姓名學解釋:清雅多才,榮貴隆昌,中年吉祥,環境良好,女人薄倖,多災短壽。
編碼:五筆98:PAMQ 倉頡:XJTBU 四角號碼:30212 UniCode碼:U+5BBD 規範漢字編號:2098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287第10
解釋:寬字的基本含義是闊大,與「窄」相對。此外又表示舒緩、鬆緩之久,是「緊」的反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64210次)
釋義:
kuān
1<形>寬闊;寬廣。張祜《送韋整尉長沙》:「雲水洞庭~。」
2<動>放寬;放鬆。《獄中雜記》:「惟極貧無依,則械系不稍~。」
3<動>寬容;寬恕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鄙賤之人,不知將軍~之至此。」
【又】<形>寬容。《過秦論》:「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~厚而愛人。」
4<形>寬裕;寬綽。《治平篇》:「以二人居屋十間,食田一頃,~然有餘矣。」
5<動>寬鬆鬆緩。柳永《蝶戀花》:「衣帶漸~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