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采風
漢字:采
間體:采
筆畫:繁7間8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清秀巧妙,天生聪明,幼年辛苦,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ESU 倉頡:BD 四角號碼:20904 UniCode碼:U+91C7 規範漢字編號:1172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3773,第06捲上,木部第380字 [康熙字典]:頁1290第06
解釋:意為摘,開採,搜集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3780次)
釋義:
cǎi
1<動>摘取。《陌上桑》:「羅敷善蠶桑,~桑城南隅。」《採草藥》:「用實者成實時~。」
2<動>採取;選擇。《史記?秦始皇本紀》:「~上古帝位號,號曰:『皇帝』。」
3<名>色彩,又寫作「彩」。《鴻門宴》:「吾令人望其氣,皆為龍虎,成五~。」
4<名>彩色絲織品。晃錯《論貴粟疏》:「衣必文~,食必梁肉。」
5<名>文章的詞藻。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「乃知文者以明道,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,務~色,誇聲音。」
6<名>神態。李白《白馬篇》:「酒後競風~,三懷弄寶刀。」
7<名>術名。櫟木,又叫作柞樹。《五蠹》:「茅茨不翦,~椽不斫。」
cai
<名>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《禮記?禮運》:「大夫有~,以處其子孫。」(處:使……居住,安置。)
【采服】1.古九服之一。相傳古代京畿以外地區按遠近分為九等,叫九服。《周禮?夏官?職方氏》:「乃辨九服之邦國,方千里為王畿,……又其外方五百里曰~。」2.彩色衣服。
【採納】採取吸收;選用。
【採擷】採摘;採集。王維《相思》:「願君多~,此物最相思。」
【采薪之憂】疾病的婉辭。《孟子?公孫丑下》:「孟仲子對曰:『昔者有王命,有~,不能造朝。』」
【采摭】搜集拾取。
【采邑】卿大夫的封邑。《周禮?夏官?司勳》:「鄭司農云:不以美田為~。」
漢字:風
間體:風
筆畫:繁9間4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身弱多病,奔波勞苦,中年吉祥,晚年勞神。
編碼:五筆98:WRI 倉頡:HNK 四角號碼:77210 UniCode碼:U+98CE 規範漢字編號:0154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415第13
解釋:風字的本義是指空氣流動時所產生的氣流,後也指人世間的激化、風氣、風俗習慣,以及人的風度、氣勢等。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,有一部分名為「風」,實際是指反映不同風俗習慣的樂曲,後來也有人把樂曲稱為風。上述幾種風字的含義,大多也在取名時使用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22320次)
釋義:
fēng
1<名>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。
2<名>教化;感化。《戰國策?秦策》:「山東之國,從~而服。」
3<名>風俗;風氣。《捕蛇者說》:「以俟觀人~者得焉。」陸游《游西山村》:「衣冠簡樸古~存。」
4<名>作風;風度。《孟子?萬章》:「故聞柳下惠之~聲,鄙乎寬,薄乎敦。」
5<名>民歌;民謠。如《詩經》中的十五國風。
6<名>風聲;消息。《儒林外史》:「才曉得是門子透~。」
7<名>景象;景色。如「風景」。
8<動>吹風;乘涼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》:「浴乎沂,~乎舞雩。」
9<名>某些疾病的名稱,如麻風。
fang
﹤動﹥通「諷」,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。《漢書?蚡田傳》:「乃微言太后~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