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銘宣
漢字:銘
間體:銘
筆畫:繁14間11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智勇雙全,精明公正,福祿雙收,名利有份,安享尊榮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QQKG 倉頡:XCNIR 四角號碼:87762 UniCode碼:U+94ED 規範漢字編號:2307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328第06
解釋:銘記不忘,永久的紀念。意為警戒自己的文字,記住,銘記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84570次)
釋義:
ming
1<名>刻在器物上記述生平、事業或警戒自己的文字。《禮記?祭統》:「夫鼎有~。銘者,自名也,自名勝稱揚其先祖之美,而明諸後世也。」
2<動>銘刻在心;永記不忘。《三國誌?周魴傳》:「~心立報。」
3<動>在石碑上刻字(刻銘文)。李白《古風五十九首》:「~功會稽嶺。」
4<名>一種文體。劉禹錫作有《陋室銘》。
漢字:宣
間體:宣
筆畫:繁9間9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学识渊博,胆智双收,清雅荣贵,中年成功隆昌,官旺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PGJG 倉頡:JMAM 四角號碼:30106 UniCode碼:U+5BA3 規範漢字編號:1695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536,第07卷下,部第5字 [康熙字典]:頁284第16
解釋:發表,公開;疏通,洩漏;發揚,廣泛傳播;通,暢達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9940次)
釋義:
xuān
1<動>宣佈;公開說出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今君與廉頗同列,廉君~惡言,而君畏匿之。」
2<動>宣諭;傳達帝王的令或意見。《三峽》:「或王命急~,有時朝發白帝,暮到江陵。」
3<動>顯示;發揚。《叔向賀貧》:「~其德行,順其憲則。」
4<動>放開。《邵公諫厲王弭謗》:「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,為民者~之使言。」
【宣國】致力;用力。
【宣募】公開招募。
【宣慰】安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