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韻儒
漢字:韻
間體:韵
筆畫:繁19間13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小心愛情厄,二子吉祥,中年有災,晚婚平安,晚年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UJQU 倉頡:YAPIM 四角號碼:07620 UniCode碼:U+97F5 規範漢字編號:2995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397第05
解釋:意為有節奏的、情趣、風致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73490次)
釋義:
yun
1<名>和諧悅耳的聲音。《與朱元思書》:「好鳥相鳴,嚶嚶成~。」
2<名>韻部。《活板》:「每~為一貼,木格貯之。」
3<名>詩歌、辭賦等的韻腳。《滕王閣序》:「一言均賦,四~俱成。」
4<名>氣質;性格。《歸田園居》:「少無適俗~。」
5<名>情趣;韻味。《圖畫》:「故中國之畫以氣~勝。」
【韻宇】器量;氣度。
【韻語】押韻的詩文。
漢字:儒
間體:儒
筆畫:繁16間16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多才贤能,精明公正,官运旺,荣贵隆昌,环境良好。
編碼:五筆98:WFDJ 倉頡:OMBB 四角號碼:21227 UniCode碼:U+5112 規範漢字編號:3361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935,第08捲上,人部第12字 [康熙字典]:頁119第30
解釋:意為有修養,有學問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4750次)
釋義:
ru
1<名>古代從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來,專門擔任禮儀、教育等職務的知識分子。《論語?雍也》:「女為君子~,無為小人~。」
2<名>儒家。春秋末期孔子創立的一個學派。《中山狼傳》:「~謂受人恩而不忍背者,其為子必孝。」
3<名>泛稱讀書人;知識分子;學者。《教戰守策》:「及至後世,用迂~之議,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。」
4<形>通「懦」。《荀子?修身》:「偷~憚事,無廉恥而,則嗜乎飲食。」
【儒將】有文人風度的將領;文官出身的將領。
【儒吏】儒生出身的官吏。
【儒生】信奉儒家學說的人;讀書人。
【儒素】儒者的品德操行。
【儒雅】博學的儒生。指儒家的思想。風度溫文爾雅。兼比喻富有學問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