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伏珍
漢字:伏
間體:伏
筆畫:繁6間6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英雄气概,一生性刚有美德,中年多灾,晚年隆昌。
編碼:五筆98:WDY 倉頡:OIK 四角號碼:23284 UniCode碼:U+4F0F 規範漢字編號:0460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136,第08捲上,人部第213字 [康熙字典]:頁95第23
解釋:本義指俯伏,趴下。後引申為隱藏,隱匿,屈服,認錯或認罰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4070次)
釋義:
fu
1<動>趴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君不如肉袒~斧質請罪。」
2<動>俯伏。《陳情表》:「~惟聖朝以孝治天下。」
3<動>埋伏。《孫臏減灶》:「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~。」
4<名>伏兵。《曹劌論戰》:「夫大國,難測也,懼有~焉。」
5<動>隱蔽,隱藏。《老子》:「福兮禍所~。」
6<動>降低;低落。韓愈《南海神廟碑》:「日光穿漏,~波不興。」
7<動>保持;懷。《離騷》:「~清白以死直兮。」
8<動>居處;居住。《左傳?定公四年》:「寡君越在草莽,未獲所~。」
9<動>佩服;敬佩。通「服」。《史記?垓下之戰》:「騎皆~曰:『如大王言』。」
【又】動使動。使……佩服。《唐翁獵虎》:「《莊子》曰:『習~眾,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。』信夫。」
十<動>制伏。「降龍~虎。」
⑾<動>受到(應得的懲罰)。《三國誌?吳主傳》:「後壹奸罪發露~誅。」
⑿<名>伏天。《漢書?東方朔傳》:「~日,詔賜從官肉。」
【伏惟】俯伏思量。下對上的敬詞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~啟阿母。」
漢字:珍
間體:珍
筆畫:繁10間9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口快多才,兄弟无靠,中年劳,成功隆昌,女人孤独,清秀伶俐。
編碼:五筆98:GWET 倉頡:MGOHH 四角號碼:18122 UniCode碼:U+73CD 規範漢字編號:1358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148,第01捲上,玉部第68字 [康熙字典]:頁730第04
解釋:珍字的主要意思是指珠玉等寶物,也用來比喻貴重器物或難得的人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554560次)
釋義:
zhēn
1<名>珠寶之類的東西。《鴻門宴》:「沛公欲王關中,使子嬰為相,~寶盡有之。」
2<名>珍味;精美的食品。《芋老人傳》:「今日堂有煉~,朝分尚食,張筵列鼎。」
3<形>寶貴的;珍奇的。《過秦論》:「不愛~器重寶肥饒之地。」
4<動>愛護。《左傳?文公八年》:「公子遂,~之也。」
【珍怪】稀有、奇異而貴重的物品。奇異的事跡;徵兆。
【珍秘】珍貴而秘藏。
【珍饈】珍奇貴重的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