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粲瀚
漢字:粲
間體:粲
筆畫:繁13間13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HQCO 倉頡:YEFD 四角號碼:27904 UniCode碼:U+7CB2 規範漢字編號:5427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456,第07捲上,米部第4字 [康熙字典]:頁909第23
解釋:指鮮明的樣子,美好,潔白,明白,清楚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690次)
釋義:
can
1<名>上等白米。《詩經?鄭風?緇衣》:「適子之兮,還,予授子之~兮。」
【引】美麗。
【又】特指美女。陸雲《為顧彥先贈婦往返》詩:「皎皎彼姝子,灼灼懷春~。」
2<形>眾多。《國語?周語上》:「夫獸三為群,人三為眾,女三為~。」
3<形>開口笑。范成大《蛇倒退》詩:「我乃不能答,付以一笑~。」
cān
通「餐」。柳宗元《天對》:「益革民艱,鹹~厥粒。」
【粲粲】光彩鮮明。《詩經?小雅?大東》:「西人之子,~衣服。」
【粲爛】1.光彩鮮明。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「皓齒~。」2.辭藻華麗。張衡《思玄賦》:「文章奐以~兮,美紛紜以從風。」
【粲然】1.精潔。2.鮮明;顯著。《鹽鐵論?結和》:「功勳~,著於海內。」3.明白;清楚。《荀子?非相》:「欲觀聖王之跡,則於其~者矣。」4.開口笑。郭璞《遊仙》詩:「靈妃顧我笑,~啟玉齒。」(顧:回頭看。)
漢字:瀚
間體:瀚
筆畫:繁20間19
吉兄:凶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IFJN 倉頡:EJJM 四角號碼:38127 UniCode碼:U+701A 規範漢字編號:6412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659第48
解釋:古代指北方的大海,明代以來指戈壁沙漠。後也用於形容廣大,水浩大的樣子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3310次)
釋義:
han
見「瀚海」、「瀚瀚」。
【瀚海】兩漢六朝指北方的一個湖泊。其地眾說不一,一說即今貝加爾湖。唐代泛指從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直到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。
【瀚瀚】廣大的樣子。《淮南子?俶真》:「浩浩~,不可隱儀揆度而通光耀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