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中臣
漢字:中
間體:中
筆畫:繁4間4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幼年多灾,出外逢贵,精明公正,福寿兴家,晚年劳神。
編碼:五筆98:KHK 倉頡:L 四角號碼:50006 UniCode碼:U+4E2D 規範漢字編號:0113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231,第01捲上,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79第03
解釋:中字的本義是指中間或內部,引申義主要指中國或中庸。中字還與「忠」字相通,表示忠誠或盡心竭力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99980次)
釋義:
zhōng
1<名>內;裡。《狼》:「一屠晚歸,擔~肉盡。」
2<名>中間;內部。《石鍾山記》:「有大石當~流。」
3<形>半;一半。《樂羊子妻》:「若~道而歸,何異斷斯織乎。」
4<形>中等;不高,不低。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:「上書諫寡人者,受~賞。」
5<名>內心。《史記?韓安國列傳》:「深~隱厚。」
6<名>中國。《圖畫》:「圖畫之設彩者,用水彩,~外所同也。」
zhong
1<動>符合。《勸學》:「木直中繩,輮以為輪,其曲~規。」
2<動>射中。《賣油翁》:「見其矢十~八九。」
3<動>擊中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乃引其匕首提秦王,不~。」
4<動>考中。《范時中舉》:「你恭喜~了舉人。」
5<動>猜中。《醉翁亭記》:「射者~,弈者勝。」
6<動>中傷。《書博雞者事》:「臧怒,欲~守法。」
【中腸】內心。
【中人】⒈平常人。⒉朝中公卿大臣。⒊指宦官;太監。⒋宮女。
【中節】適度。
【中式】⒈科舉考試被錄取。⒉符合規格。
漢字:臣
間體:臣
筆畫:繁6間6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清雅伶俐,多才巧智,精明公正,义利分明,中年多灾,晚年隆昌。
編碼:五筆98:AHNH 倉頡:SLSL 四角號碼:71712 UniCode碼:U+81E3 規範漢字編號:0380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943,第03卷下,臣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999第13
解釋:君主制國家對官員的通稱。又用於官員對君主的自稱,也是古人對自己的謙稱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98090次)
釋義:
chen
1<名>俘虜;奴隸。《五蠹》:「雖~虜之勞,不苦於此矣。」
2<名>官吏;臣屬。《出師表》:「親賢~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。」
3<動>稱臣;臣服。《趙威後問齊使》:「上不~於王,下不治家,中不索交諸侯。」
【又】<名使動>使……稱臣;臣服。《毛遂自薦》:「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,文王以百里之壤而~諸侯。」
4<名>官吏百姓對君主的自稱。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:「~之妻私~,~之妾畏~,~之客欲有求於~。」
5<名>秦漢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謙卑的自稱。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~修身潔行數十年,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。」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:『此~日夜切齒拊心也,乃今得聞教!』」
【臣服】1.以臣禮事君。《尚書?康王之誥》:「今予一二伯父,尚胥暨顧,綏爾先公之~於先王。」2.稱臣降服。陳壽《三國誌?蜀書?譙周傳》:「自古已來,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,今若入吳,固當~。」
【臣節】人臣的操守。
【臣虜】1.奴隸。2.奴役。
【臣僕】奴僕。
【臣妾】1.奴隸。《戰國策?秦策四》:「百姓不聊生,族類離散,流亡為~,滿海內矣。」2.使為奴隸。胡銓《戊午上高宗封事》:「今者無故誘致敵使,以詔諭江南為名,是欲~我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