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伊函
漢字:伊
間體:伊
筆畫:繁6間6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一生清雅荣贵,理智充足,中年成功隆昌,上下敦睦。
編碼:五筆98:WVTT 倉頡:OSK 四角號碼:27207 UniCode碼:U+4F0A 規範漢字編號:0478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943,第08捲上,人部第20字 [康熙字典]:頁95第15
解釋:彼,他,她;文言助詞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7550次)
釋義:
yī
1<代>指示代詞,此。《詩經?秦風?蒹葭》:「所謂~人,在水一方。」
2<代>第三人稱代詞。彼;他。劉義慶《世說新語?方正》:「江家我顧~,庾家~顧我。」
3<助>句首語氣詞。潘岳《西徵賦》:「~故鄉之可懷。」
4<助>句中語氣詞。謝惠連《贈別》詩:「豈~千里別。」柳宗元《敵戒》:「縱慾不戒,匪愚~耄。」
【伊人】這個人;這些人。
【伊始】當初;開始。
漢字:函
間體:函
筆畫:繁8間8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BIBK 倉頡:NUE 四角號碼:17772 UniCode碼:U+51FD 規範漢字編號:1322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35第16
解釋:意為信件,信封,也有包含,包容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3900次)
釋義:
han
1<動>包含;容納。張衡《南都賦》:「巨蟒~珠。」
2<名>信封;信件。送信的人叫「函使」。《祭妹文》:「~使報信遲早云爾。」
3<名>匣子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荊軻奉樊於期頭~。」
【又】用匣子裝。《伶官傳序》:「~梁君臣之首,入於太廟」
4<名>指函谷關。《過秦論》:「秦孝公據殽~之固,擁雍州之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