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阿福
漢字:阿
間體:阿
筆畫:繁13間7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下贱之字,忧心劳神,身弱多病,中年劳,晚年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BSKG 倉頡:NLMNR 四角號碼:71220 UniCode碼:U+963F 規範漢字編號:0913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575,第14卷下,阜部第8字 [康熙字典]:頁1348第06
解釋:作助詞時,多在稱呼前,如阿哥。作歎詞時,表示驚訝。作語氣詞,多用在句末,表示肯定﹑囑咐﹑乞請等語氣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3840次)
釋義:
ā
詞頭,多用在親屬名稱或人名的前面,盛行於魏晉以後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~母謂~女:『適得府君書,明日來迎汝。』」《顏氏家訓?風操》:「梁武小名~練,子孫呼練為絹。」
ē
1〈名〉山陵;大丘。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「訪風景於崇~。」
2〈名〉山灣。屈原《山鬼》:「若有人兮山之~。」
3〈名〉屋角翹起來簷。《古詩十九首?西北有高樓》:「~閣三重階。」
4〈動〉曲從;迎合。《韓非子?有度》:「法不~貴,繩不撓曲。」(貴,地位高的人。)
5〈動〉偏私;袒護。屈原《離騷》:「皇天無~私兮。」【引】親近。《後漢書?文苑傳下》:「苟失其道,則兄弟不~。」
6通「婀」。柔軟而美麗的樣子。《詩經?小雅?隰桑》:「隰桑有~,其葉有難。」(難,茂盛的樣子。)
hē
通「呵」。斥責。《老子?二十章》:「唯之與~,相去幾何。」
【阿諛】ēyu 迎合別人的心意,說奉承話。《後漢書?楊震傳》:「其~取容者,則因公褒舉,以報私惠。」
漢字:福
間體:福
筆畫:繁14間13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一生清雅多才,福禄双收,双妻之格,中年吉祥,环境良好。
編碼:五筆98:PYGL 倉頡:IFMRW 四角號碼:31266 UniCode碼:U+798F 規範漢字編號:3033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020,第01捲上,示部第11字 [康熙字典]:頁845第02
解釋:福字主要指福氣和福運,在我國民間一直是個十分吉祥的字眼。古時人們將壽、富、康、德、孝並稱為五福,而在現在,特別是在傳統風俗裡,福字常常與祿、壽、喜、財並稱為「五福」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89210次)
釋義:
fu
1<形>古稱富貴壽考等齊備為福,與「禍」相對。也泛指幸福、福氣。《老子》:「禍兮~所倚。」
2<動>賜福;保佑。《曹劌論戰》:「小信未孚,神弗~也。」
3<名>祭祀用過的酒肉。《周禮?天官》:「凡祭祀之致~者,受而膳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