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初鳴
漢字:初
間體:初
筆畫:繁7間7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刑偶伤子,清雅荣贵,迟婚吉,中年奔波劳苦,晚年隆昌。
編碼:五筆98:PUVT 倉頡:LSH 四角號碼:37220 UniCode碼:U+521D 規範漢字編號:0889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2740,第04卷下,刀部第11字 [康熙字典]:頁137第33
解釋:意指剛開始,開端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7390次)
釋義:
chū
1<名>開始,開頭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奄奄黃昏後,寂寂人定~。」《桃花源記》:「~極狹,才通人。」《原君》:「有生之~,人各自私也,人各自利也。」
2<副>當初,先前。多用於追述往事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~,魯肅聞劉表卒。」
3<副>剛,才。《兩小兒辯日》:「日~出大如車蓋。」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:「~聞涕淚滿衣裳。」《赤壁之戰》:「~一交戰,操軍不利,引次江北。」
4<副>原來,本來。《原君》:「~不欲入而不得去者,禹是也。」
【初度】初生的年月時日。亦即生日。劉仙倫《賀新郎?壽王侍郎簡卿》詞:「小隊停鉦鼓,向沙邊柳下維舟,慶公~。」
【初服】1.新即位的帝王開始執政。《尚書?召誥》:「王乃~。」2.指做官之前穿的衣服。曹植《七啟》:「願反~,從子而歸。」
【初階】初次當官所得之位。
【初唐四傑】指初唐詩人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四人。
【初夜】1.一夜分五更,初更稱甲夜,也作初夜。2.結婚的第一夜。和凝《江城子》詞:「~含嬌入洞房。」
【初政】帝王初登位執政。
漢字:鳴
間體:鳴
筆畫:繁14間8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清雅伶俐,秀氣溫和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福祿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KQGG 倉頡:RPYM 四角號碼:67027 UniCode碼:U+9E23 規範漢字編號:1100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505第14
解釋:本義禽獸或蟲叫。後指表達意見、主張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52590次)
釋義:
ming
1<動>鳥叫。《與朱元思書》:「好鳥相~,嚶嚶成韻。」
2<動>發出聲響。《琵琶行》:「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刀槍~。」
【又】<動使動>使……鳴;使……發出聲響。《石鍾山記》:「雖大風浪不能~也。」
3<動>敲擊發聲。《陳州糶米》:「也還要上登聞將怨鼓~。」
4<動>揚名;出名。《柳敬亭傳》:「此子機變,可使以其技~。」
【鳴鏑】響箭。
【鳴鑾】指皇帝或貴族出行。
【鳴玉】腰間佩玉發出聲響。
【鳴騶】貴官出行時騶卒喝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