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反
漢字:反
間體:反
筆畫:繁4間4
吉兄:凶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奔波劳苦,浮沉不定,常有祸端,短寿之字,杀人或被杀。
編碼:五筆98:RCI 倉頡:HE 四角號碼:72247 UniCode碼:U+53CD 規範漢字編號:0139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910,第03卷下,又部第18字 [康熙字典]:頁165第19
解釋:本義指手心翻轉。後引申為翻轉,顛倒,違背,背叛,抵制,對抗等含義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80次)
釋義:
fǎn
1<形>方向相背;顛倒的。與「正」相對。《察今》:「非務相~也,時勢異也。」
2<動>翻轉;翻覆。《詩經?關睢》:「求之不得,展轉~側。」
3<動>通「返」。《愚公移山》:「寒暑易節,始一~焉。」
4<動>背叛;造反。《鴻門宴》:「日夜望將軍至,豈敢~乎。」
5<動>違反;反對。《商君書?更法》:「~古者未必可非。」
6<動>類推。《論語?述而》:「舉一隅,不以三隅~,則不復也。」
7<動>反省。《淮南子?氾論》:「紂居於宣室而不及~其過。」
8<副>反倒;反而。《兵車行》:「信知生男惡,~是生女好。」《師說》:「今其智乃~不能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