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召男
漢字:召
間體:召
筆畫:繁5間5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带刀厄,多刑克,刑偶欠子,中年成功隆昌,离祖成功。
編碼:五筆98:VKF 倉頡:SHR 四角號碼:17602 UniCode碼:U+53EC 規範漢字編號:0334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0841,第02捲上,口部第63字 [康熙字典]:頁172第07
解釋:意為呼喚。召喚,召集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58560次)
釋義:
zhao
1<動>呼喚。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方急時,不及~下兵。」
2<動>召見。《張衡傳》:「大將軍鄧陟奇其才,累~不應。」
3<動>召集。《陳涉世家》:「號令~三老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。」
4<動>招致。《呂氏春秋?君守》:「此所謂以陽~陽,以陰~陰。」
漢字:男
間體:男
筆畫:繁7間7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晚婚迟得子大吉,英俊佳人,中年平凡,晚年吉庆,幸福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LER 倉頡:WKS 四角號碼:60427 UniCode碼:U+7537 規範漢字編號:0733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160,第13卷下,男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759第02
解釋:男性,男人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33590次)
釋義:
nan
1<名>男子;男人。《桃花源記》:「~女衣著,悉如外人。」
2<名>兒子。《愚公移山》:「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~。」
【又】兒子在父母面前的自稱。《失街亭》:「父親何故自隳志氣耶!~料街亭易取。」
3<名>封建時代五等爵位的末等,又叫「男爵」。《禮記?王制》:「王者之制祿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~,凡五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