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史族
漢字:史
間體:史
筆畫:繁5間5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一生福禄有余,中年多厄,晚年隆昌,吉祥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KRI 倉頡:LK 四角號碼:50006 UniCode碼:U+53F2 規範漢字編號:0248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923,第03卷下,史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173第03
解釋:自然或社會以往發展的進程,也指負責記錄史事的官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000次)
釋義:
shǐ
1<名>史官。《張衡傳》:「自~職,五載復還。」
【又】外史。《邵公諫厲王弭謗》:「~獻書。」
2<名>史書;記載歷史的書。《<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:「如~載田橫事。」
【又】特指我的古代圖書四大分類經、史、子、集之一,包括各種歷史書籍(除了已被經部收入的之外)。
漢字:族
間體:族
筆畫:繁11間11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YTTD 倉頡:YSOOK 四角號碼:08284 UniCode碼:U+65CF 規範漢字編號:2392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281,第07捲上,×部第23字 [康熙字典]:頁484第03
解釋:有一定血統關係的人群之總稱;指民族,種族;類,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010次)
釋義:
zu
1<名>宗族;家族。《過秦論》:「山東豪俊,遂並起而亡秦~矣。」
2<名>類。《師說》:「士大夫之~,曰師曰弟子雲者。」《淮南子?俶真》:「萬物百~。」
3<動>滅族。《阿房宮賦》:「~秦者秦也,非天下也。」
4<形>眾;一般的。《庖丁解牛》:「~庖月更刀,折也。」
5<動>聚結;集中。《莊子?在宥》:「雲氣不待~而雨,草木不待黃而落。」
6<名>筋骨交錯的地方。《庖丁解牛》:「每至於~,吾見其難為,怵然為戒。」
【族黨】聚居的同族親屬。
【族類】⒈同族的人。⒉同類。
【族望】⒈名門大族。⒉宗族或家族的聲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