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威語
漢字:威
間體:威
筆畫:繁9間9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口快性刚,智勇双全,中年劳或奔波,晚年成功隆昌。
編碼:五筆98:DGVD 倉頡:IHMV 四角號碼:53200 UniCode碼:U+5A01 規範漢字編號:1444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8103,第12卷下,女部第37字 [康熙字典]:頁261第24
解釋:意為使人敬佩的氣魄,威力,威風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08680次)
釋義:
wēi
1<名>威力;威勢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遂破荊州,~震四海。」
2<名>威嚴;尊嚴;威信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嚴大國之~以修敬也。」
3<動>威懾;震懾。《陳涉世家》:「此教我先~眾也。」
4<動>通「畏」,使……害怕。《墨子?七患》:「賞賜不能喜,誅罰不能~。」
【威靈】⒈指神靈;鬼神。⒉指聲威。
【威武】⒈指權勢。⒉指武功。
漢字:語
間體:語
筆畫:繁14間9
吉兄:吉
五行:木
姓名學解釋:有愛情厄,清雅多才,福祿雙收,中年吉祥,環境良好。
編碼:五筆98:YGKG 倉頡:IVMMR 四角號碼:31761 UniCode碼:U+8BED 規範漢字編號:1707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188第18
解釋:談論;議論;辯論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5760次)
釋義:
yǔ
1<動>談論;說話。《核舟記》:「魯直左手執卷末,右手指卷,如有所~。」
2<名>話;言論。《琵琶行》:「又聞此~重唧唧。」
3<名>諺語;俗語。《左傳?僖公二年》:「~曰:『唇亡齒寒。』」
yu
<動>告訴。《為學》:「貧者~於富者曰……」
【語次】談話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