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岸聰
漢字:岸
間體:岸
筆畫:繁8間8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上下敦睦,快乐待人,有才能理智,中年成功隆昌。
編碼:五筆98:MDFJ 倉頡:UMMJ 四角號碼:22241 UniCode碼:U+5CB8 規範漢字編號:1105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5885,第09卷下,岸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310第03
解釋:江河海邊的邊沿為岸,岸處多是高、大、懸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1460次)
釋義:
an
1<名>水邊高處.《詩經?衛風?氓》:「淇則有~,隰則有伴。」
2<名>山崖;台階.《西京賦》:「襄~夷塗,脩路峻險。」
3<形>高;高峻.《苦齋記》:「山田面峭壁拔起,巖崿皆蒼石,~外而臼中。」
4<形>高傲.黃庭堅《定風波》:「莫笑老翁猶氣~。」
【岸忽】傲慢.
【岸幘】幘,倉頭的巾.指推起頭巾,露出前額.形容無拘無束,豪放灑脫的樣子.李白《醉後》:「日暮~歸,傳呼隘阡陌。」李清照《金石錄後序》:「葛衣~,精神如虎,目光爛射人,望舟中告別。」
漢字:聰
間體:聰
筆畫:繁17間15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環境良好,理智充足,晚年隆昌,人緣佳。
編碼:五筆98:BUKN 倉頡:SJCRP 四角號碼:18436 UniCode碼:U+806A 規範漢字編號:3206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968第39
解釋:聰是形聲字,從耳,總聲。它的本義是指聽覺靈敏,由此引申出聰明、有智慧、聰敏等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274480次)
釋義:
cōng
1<形>聽力好。《荀子?性惡》:「目明而耳~。」《孟子?離婁》:「師曠之~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」
2<形>聽得清楚。《荀子?勸學》:「目不能兩視而明,耳不能兩聽而~。」《屈原列傳》:「屈平疾王聽之不~也。」
3<形>聰明,有智慧。司馬光《陶侃》:「侃性~敏恭勤。」
【聰了】聰明懂事。《後漢書?孔融傳》:「夫人小而~,大未必奇。」
【聰明】1.聽覺、視覺靈敏。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:「所謂察之者,非專用耳目之~,而聽私於一人之口也。」2.聰慧明審。《荀子?非十二子》:「高尚尊貴不以驕人,~聖智不以窮人。」
【聰穎】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