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左臣
漢字:左
間體:左
筆畫:繁5間5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理智充足,胆识豪杰,一生清雅荣贵,温和隆昌,忌车怕水。
編碼:五筆98:DAF 倉頡:KM 四角號碼:40102 UniCode碼:U+5DE6 規範漢字編號:0214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3010,第05捲上,左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325第08
解釋:方位詞,跟右相對,面向南時在東的一邊。思想政治上屬於進步的或激進的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5660次)
釋義:
zuǒ
1<名>左邊,與「右」相對。《垓下之戰》:「~,乃陷大澤中。」《核舟記》:「魯直~手執卷末,右手指卷,如有所語。」
2<名>戰車左邊的衛士。《殽之戰》:「~右免胄而下,超乘者三百乘。」
3<名>東面。古代地理觀念中,以東為左。《揚州慢》:「淮~名都,竹西佳處。」
4<名>旁邊。《柳毅傳》:「鳥起馬驚,疾逸道~。」
5<名>(車騎的)尊位。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公子從車騎,虛~,自迎夷門侯生。」
6<名>較低的地位。古代尊稱右,故以「左」為較低的地位。《琵琶行》:「予~遷九江郡司馬。」
7<形>不正;邪僻。《禮記?王制》:「執~道以亂政。」
8<動>不合。韓愈《答寶秀才書》:「身動而事~。」
9<動>不贊助。《戰國策?魏策》:「右韓而~魏。」
十<名>證據;證人。《新唐書?劉知幾傳》:「舉十二條~證其謬。」
【左道】⒈邪道。⒉一切不正派的行為和事情。
【左右】⒈左邊和右邊。⒉旁側;周圍。⒊身邊的人;近侍;近臣。⒋對對方的一種敬稱。⒌表示約數,相當於「上下」。⒍幫助;輔佐。⒎支配;控制。⒏反正;橫豎。
漢字:臣
間體:臣
筆畫:繁6間6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清雅伶俐,多才巧智,精明公正,义利分明,中年多灾,晚年隆昌。
編碼:五筆98:AHNH 倉頡:SLSL 四角號碼:71712 UniCode碼:U+81E3 規範漢字編號:0380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1943,第03卷下,臣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999第13
解釋:君主制國家對官員的通稱。又用於官員對君主的自稱,也是古人對自己的謙稱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98090次)
釋義:
chen
1<名>俘虜;奴隸。《五蠹》:「雖~虜之勞,不苦於此矣。」
2<名>官吏;臣屬。《出師表》:「親賢~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。」
3<動>稱臣;臣服。《趙威後問齊使》:「上不~於王,下不治家,中不索交諸侯。」
【又】<名使動>使……稱臣;臣服。《毛遂自薦》:「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,文王以百里之壤而~諸侯。」
4<名>官吏百姓對君主的自稱。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:「~之妻私~,~之妾畏~,~之客欲有求於~。」
5<名>秦漢以前在人面前表示謙卑的自稱。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~修身潔行數十年,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。」《荊軻刺秦王》:「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:『此~日夜切齒拊心也,乃今得聞教!』」
【臣服】1.以臣禮事君。《尚書?康王之誥》:「今予一二伯父,尚胥暨顧,綏爾先公之~於先王。」2.稱臣降服。陳壽《三國誌?蜀書?譙周傳》:「自古已來,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,今若入吳,固當~。」
【臣節】人臣的操守。
【臣虜】1.奴隸。2.奴役。
【臣僕】奴僕。
【臣妾】1.奴隸。《戰國策?秦策四》:「百姓不聊生,族類離散,流亡為~,滿海內矣。」2.使為奴隸。胡銓《戊午上高宗封事》:「今者無故誘致敵使,以詔諭江南為名,是欲~我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