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常幸
漢字:常
間體:常
筆畫:繁11間11
吉兄:吉
五行:金
姓名學解釋:
編碼:五筆98:IPKH 倉頡:FBRLB 四角號碼:90227 UniCode碼:U+5E38 規範漢字編號:2257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4845,第07卷下,巾部第16字 [康熙字典]:頁333第12
解釋:意指長久的、不變的、普通的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76260次)
釋義:
chang
1<形>永久的;固定的。《師說》:「聖人無~師。」《促織》:「有華陰令,欲媚上官,以一頭進,試使斗而才,因責~供。」
2<名>規律;準則。《荀子?天論》:「天行有~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。」
3<形>平常;普通。《馬說》:「且欲與~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」《採草藥》:「蓋~理也。」
4<名>平日;平時。《張衡傳》:「~從容淡靜,不好交接俗人。」
5<副>經常;常常。《伶官傳序》:「夫禍患~積於忽微,而智勇多困於所溺。」《信陵君竊符救趙》:「贏聞晉鄙之兵符~在王臥內。」
6<量>長度單位,古代八尺為尋,兩尋為常。《韓非子?五蠹》:「布帛尋~,庸人不釋。」
7通「嘗」。曾;曾經。《史記?留侯世家》:「項伯~殺人,從良匿。」(良:張良。)
【常典】1.常例,正常的法度。2.經典。
【常流】1.長河。常,通「長」。司馬遷《史記?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寧赴~而葬乎江魚腹中耳。」2.河流的正道。《史記?河渠書》:「延道弛兮離~,蛟龍騁兮方遠遊。」3.平庸之輩。《晉書?習鑿齒傳》:「瑣瑣~,碌碌凡士,焉足以感其方寸哉。」
【常式】1.固定的制度。《管子?君臣下》:「國有~,故法不隱,則下無怨心。」2.典範;法式;常規。《史記?秦始皇本紀》:「群臣誦功,請刻於石,表垂於~。」
【常侍】經常侍從君主的官員,秦漢有中常侍,魏晉有散騎常侍,隋唐內侍省有內常侍。
漢字:幸
間體:幸
筆畫:繁8間8
吉兄:吉
五行:水
姓名學解釋:秀气伶俐,多才贤能,一生清闲,中年平,晚年幸福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FUFJ 倉頡:GTJ 四角號碼:40401 UniCode碼:U+5E78 規範漢字編號:0983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6609,第10卷下,幸部第1字 [康熙字典]:頁341第01
解釋:意外地獲得成功或免去災難;喜歡,高興;希望;寵愛;[幸福]心情舒暢,生活、境況、待遇等稱心如意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5520次)
釋義:
1<形>幸運。《論積貯疏》:「即不~有方二三千里之旱。」
2<副>僥倖。《童區寄傳》:「賊二人得我,我~皆殺之矣。」
3<副>幸虧。《鴻門宴》:「今事有急,故~來告良。」
4<形為動>為……高興。柳宗元《罵屍蟲文》:「妒人之能,~人之失。」
5<動>寵幸;寵愛。《鴻門宴》:「財物無所取,婦女無所~。」
6<動>帝王到某處。《阿房宮賦》:「縵立遠視,而望~焉。」
7<副>敬詞,希望對方照自己的意見做,可譯為「希望」。《孔雀東南飛》:「~可廣問訊,不得便相許。」
【幸民】⒈僥倖苟生而怠惰的人。⒉幸福之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