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於讓
漢字:於
間體:于
筆畫:繁3間3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一生清榮,溫和賢淑,中年勞神,晚年隆昌。女人薄倖多災。
編碼:五筆98:GFK 倉頡:MD 四角號碼:10400 UniCode碼:U+4E8E 規範漢字編號:0024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86第06
解釋:介詞,後綴。姓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44470次)
釋義:
yu
1<介>介紹動作行為發生時間、處所,可譯為「在」、「到」、「從」等。《子魚論戰》:「宋公子及楚人戰~泓。」《出師表》:「受任~敗軍之際。」
2<介>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,可譯為「由於」、「因為」。《進學解》:「業精~勤,荒~嬉。」
3<介>介紹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,可譯為「對」、「向」等。《師說》:「~其身也,則恥師焉。」《捕蛇者說》:「余將告~蒞事者。」
4<介>介紹動作行為的主動者,可譯為「被」。有時動詞前還有「見」、「受」等字和它相應。《伶官傳序》:「而智勇多困~所溺。」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臣誠恐見欺~王而負趙。」
5<介>介紹比較的對象,可譯為「比」。《勸學》:「冰,水為之,而寒~水。」
6<詞綴>用在動詞前,無義。《詩經?葛覃》:「黃鳥~飛。」
【注】「於」和「於」二字是同義詞。《詩經》《尚書》《周易》多用「於」,其他書多作「於」;有些書(如《左傳》)「於」「於」並用,「於」常用於地名前,其餘寫作「於」。但是,古書中用作人名和語氣詞的「於」不能寫作「於」,參看「於(wū)」。用作人名和詞綴的「於」不能寫作「於」。此外,其他場合兩者可互換,漢字簡化後都寫作「於」。
漢字:讓
間體:讓
筆畫:繁24間5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福祿雙收,出外吉祥,中年平凡,晚年隆昌,環境良好。
編碼:五筆98:YHG 倉頡:IVYM 四角號碼:31710 UniCode碼:U+8BA9 規範漢字編號:0317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1188第18
解釋:不爭,盡給旁人。有謙虛識大體之意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10860次)
釋義:
rang
1<動>責問;責備。《左傳?僖公二十四》:「寺人披請見,公使~之,且辭焉。」
2<動>謙讓;禮讓。《鴻門宴》:「大行不顧細謹,大禮不辭小~。」
3<動>讓給;讓位給。《五蠹》:「夫古之~天子者,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。」
4<動>亞於;比……差。《西廂記諸宮調》:「此個閣兒雖小,其間趣不~林泉。」
5<動>推辭;拒絕。《諫逐客書》:「是以太山不~土壤,故能成其大。」
6<動>讓開;躲開。《唐翁獵虎》:「虎撲至,側首~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