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征與
漢字:征
間體:征
筆畫:繁8間8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刑偶伤子,智勇双全,重情失败,成功隆昌,精诚之字。
編碼:五筆98:TGHG 倉頡:HOMYM 四角號碼:21211 UniCode碼:U+5F81 規範漢字編號:1159
出處:[康熙字典]:頁365第37
解釋:意為證明、出征、尋求。可起名為征展、征照、征涵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86210次)
釋義:
zhēng
1<動>出征;遠行。王昌齡《出塞》:「萬里長~人未還。」
2<動>征伐;征討。《赤壁之戰》:「挾天子以~四方。」
3<動>徵收;爭奪。《促織》:「宣德間,宮尚促織之戲,歲~民間。」 《答司馬諫議書》:「為天下理財,不為~利。」
4<名>賦稅。《孟子?滕文公下》:「什一,去關市之~。」
5<動>徵召。《張衡傳》:「公車特~拜郎中。」
6<動>追究。《左傳?僖公四年》:「寡人是~。」
7<名>證明。《觀巴黎油畫記》:「而其事信而有~。」
8<名>跡象;預兆。《史記?項羽本紀》:「兵未戰先見敗~。」
【征夫】⒈行人;旅人。⒉從役之人。
漢字:與
間體:與
筆畫:繁14間3
吉兄:凶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一生清雅伶俐,多才賢能,中年平凡,晚年隆昌,二子吉祥。
編碼:五筆98:GNGD 倉頡:YSM 四角號碼:21127 UniCode碼:U+4E0E 規範漢字編號:0034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417,第14捲上,勺部第2字 [康熙字典]:頁77第01
解釋:1、跟,同,和;2、給,授予;3、交往,友好;4、讚許,幫助;5、[與其]比較連詞。常跟不如、不若、寧可等連用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3340次)
釋義:
yǔ
1<動>給予。《鴻門宴》:「則~一生彘肩。」
2<動>結交;交好。《六國論》:「~嬴而不助五國也。」
3<名>朋友;同類者。《原毀》:「其應者,必其人之~也。」
4<動>通「舉」。整個;都。《涉江》:「~前世而皆然兮,吾又何怨乎今之人。」
5<連>和。《愚公移山》:「吾~汝畢力平險。」
6<介>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方,相當於「跟」、「同」等。《岳陽樓記》:「微斯人,吾誰~歸?」
7<介>介紹比較對象,相當於「跟……相比」。《柳毅傳》:「洞庭之~京邑,不足為異。」
8<介>為;替。《兵車行》:「去時裡正~裹頭。」
yu
1<動>贊同。《中山狼傳》:「固君子之所不~也。」
2<動>參與;參加。《殽之戰》:「蹇叔之子~師。」
yu
<助>表示疑問、反詰或感歎,相當於「嗎」、「吧」、「啊」。這個意義後來寫作「歟」。《齊桓晉文之事》:「王之所大欲,可得聞~?」 br>
【與國】友好的國家。
【與手】施毒手殺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