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字:忠城
漢字:忠
間體:忠
筆畫:繁8間8
吉兄:吉
五行:火
姓名學解釋:性刚,英雄豪杰,少年艰难,中年劳,晚年吉祥隆昌,忌车怕水。
編碼:五筆98:KHNU 倉頡:LP 四角號碼:50336 UniCode碼:U+5FE0 規範漢字編號:1094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6678,第10卷下,心部第11字 [康熙字典]:頁377第13
解釋:忠指忠誠,竭心盡力,封建時代特別指忠於君主。忠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範疇之一,與孝一樣,都是社會對人們普遍的道德要求。因此,人名用忠字的極多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731780次)
釋義:
zhōng
1<動>盡心竭力做好分內的事。《論語?學而》:「為人謀而不~乎?」
2<形>忠貞;忠實。《出師表》:「此四君者,皆良實,志慮~純。」
3<名>忠誠的人。《涉江》:「~不必用兮,賢不必以。」
【忠義】忠貞節義。
漢字:城
間體:城
筆畫:繁10間9
吉兄:吉
五行:土
姓名學解釋:多才巧智,清雅温和,中年成功隆昌,晚年忧心劳神。
編碼:五筆98:FDNN 倉頡:GIHS 四角號碼:43150 UniCode碼:U+57CE 規範漢字編號:1373
出處:[說文解字]:編號9034,第13卷下,土部第63字 [康熙字典]:頁229第32
解釋:意為城市,城牆。後泛指都市。(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:95260次)
釋義:
cheng
1<名>城牆。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「~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。」
2<動>築城;修築城牆。《韓非子?說林》:「靖郭君將~薛,客多以諫者。」
3<名>城市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秦王以十五~請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」
【辨】城,郭。「城」與「郭」並稱時,「城」指內城,「郭」指外城。「城」、「郭」連用時,泛指城。
【城池】城牆和護城河。《戰國策?中山策》:「百姓心離,~不修,既無良臣,又無守備。」後泛指城市,城邑。
【城堞】城上女牆。
【城府】1.城市及官署。杜甫《別蔡十四著作》詩:「主人薨~,扶櫬歸鹹秦。」2.比喻心機深隱難測。《宋史?傅堯俞傳》:「堯俞厚重寡言,遇人不設~,人自不忍欺。」
【城郭】內城的牆叫城,外城的牆叫郭。連用指城市。司馬遷《史記?高祖本紀》:「楚因焚燒其~,系虜其子女。」
【城隍】1.城牆和護城河。班固《兩都賦序》:「京師修宮室,浚~,起苑囿。」2.指城邑。寒山《詩》一六七:「儂家暫下山,入到~裡。」3.護城之神。《北齊書?慕容儼傳》:「城中先有神祠一所,俗號~神,公私每有祈禱。」
【城門失火】比喻無端受牽連而遭禍害。
【城闕】1.城門兩邊的望樓。《詩經?鄭風?子衿》:「挑兮達兮,在~兮。」2.宮殿;京城。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「鞭撻其夫家,聚斂貢~。」
【城社】1.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壇。2.指邦國。3.比喻權勢、靠山。《舊唐書?薛存誠傳》:「倚中人為~,吏不敢繩。」
【城下之盟】敵人逼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辱和約。《左傳?桓公十二年》:「楚伐絞……大敗之,為~而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