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龔的起源,姓龔姓氏來歷,百家姓龔姓來源

百家姓氏查詢

請輸入需查詢的姓氏(例如:金)

姓龔的起源,姓龔姓氏來歷,百家姓龔姓來源

姓龔的起源,姓龔姓氏來歷,百家姓龔姓來源

姓氏龔姓起源,百家姓龔姓的來源及含義

一、來源有七

1、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後裔。共工氏(炎帝的後代)在黃帝時為水官,因治水有功,被奉為社神。其後有一支開始以單字"共"為整個家族的姓氏。

2、出自古共國之後。共,亦作恭,為商代諸侯國。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討伐。共國滅亡後,其子孫以國為氏。就是共氏。

3、出自姬姓,為共伯和之後。西周後期,有一個王室貴族叫姬和,被封於共,為伯爵,稱為共伯和。當時,周厲王在"國人暴動"中被趕出國都,然後諸侯便推舉他代行天子的權利,史稱"共和行政",這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。共國在春秋時被滅後,其子孫以國名為姓氏,稱共氏。

4、也出自姬姓,為晉獻公的後裔。春秋時,晉獻公(晉國為姬姓諸侯國)的兒子奚齊即位以後,給其兄申生(在被人誣陷後,以自殺表示對父王忠心的前太子)加謚號為"恭君"。因古代"恭"即"共",申生的後代以謚號為姓氏,也稱共氏。

5、仍出自姬姓,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。春秋時,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,後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,被鄭莊公打敗後,逃到共,當時在鄭國境外,稱為共叔段,其後代,或以"段"為氏,或以"共叔"為氏,也有以"共"為氏的,稱共氏。

6、五代十國時,後晉皇帝叫石敬瑭,為避名諱,"敬"氏改為同義的"恭"氏,後又改為"龔"氏。

7、出自姬姓,為翁氏所分。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,後以邑為氏,稱"翁"氏。宋初有翁乾度有6子,分姓洪、江、翁、方、龔、汪六姓,其中第五子分姓龔,其子孫也姓龔。共氏後來為了避仇,便分別改了自己的姓氏,有的在"共"旁加了三點水,變成了洪氏;有的在共字上面加了一個龍字,就成了龔氏。

二、遷徙分佈龔氏源頭較多,支脈亦繁,早期主要繁衍於華北的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河北及遼寧等省境。漢後,則以我國南方的江蘇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等省為主要的繁衍地帶。魏晉南北朝時,已成為湖南、湖北一帶望族。至唐宋,龔姓便大舉繁衍稱盛於我國江南廣大地區,主要繁衍於今江蘇、福建、浙江、廣東等省。福建、廣東的龔姓宗族大多以南宋龔茂良為其始祖。龔茂良的4世孫龔莊有四子:長子龔英居荊山,其後代有的又遷居安海;次子龔沼居晉江沙堤,其後有的又遷居安溪;三子龔徒居福州城內梅枝裡。而且宋初,又有翁氏改姓龔姓的,使得龔姓在福建的分居再度增多。明代以後,龔氏有的又移居至今上海、廣西等地。從清乾隆年間開始,閩、粵龔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,有的又進而遷往新加坡等國家。

三、郡望堂號

【堂號】"中隱堂":宋朝時候龔宗元任句容縣令。他在破案、挖掘藏犯、追捕逃犯上,像神仙一樣。有一次,為政酷苛的楊弘(隋文帝的弟弟)奉旨到各地視察。但當他到句容邊境時,卻對人說:"這裡已被龔先生治理得很好啦。我再去,不是徒找麻煩打擾他嗎?"於是沒入境就到別處去了。龔宗元官至都員外郎。退休後建了一座"中隱堂"。朝野上下都讚他是"耆德"(年高有德)。

【郡望】武陵郡:漢高帝置郡,治所在義陵(進湖南漵浦)。東漢移治臨沅(今湖南常德市西)。六桂:即為"六姓聯芳"之譽稱,分佈於古時的泉州。

四、歷史名人

龔遂: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龔姓名人。西漢時任渤海太守,敢於諫諍。渤海臨郡饑荒時,曾開倉借糧。後世把他和黃霸作為封建"循吏"代表,稱為"龔黃"。

龔自珍:龔姓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。清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學家。博覽群書,通曉經學、文字學、歷史、地理等各方面學識。為今文經學派的重要人物。道光年間舉為進士,官至禮部主事。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,他曾預見英國可能侵犯,建議加強戰備。其詩、文有較高成就。

龔賢:清代著名畫家。工山水,兼工詩文、書法。其畫濃郁蒼潤,行草雄奇奔放。為"金陵八家"之一。

龔勝:西漢末年時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。漢哀帝時,曾三舉孝廉,後因王莽篡權而歸隱鄉里。王莽數次遣使找他,要拜他為上卿,而他卻在"吾受漢厚恩,豈以一身事二姓哉"的感歎聲中,絕食而死。

百家姓龔姓起名用字参考

最好不用聲母是k.h的字為名,雙字名應避免全都用g.聲母.ong韻母或陰平調的字。注意名的意義與"龔"字的同音字"公"的"雄性"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。雙字名最好首字筆劃少而末字筆劃多,單字名最好用筆劃多的字。最好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。據1998年最新統計,您的姓氏是第99大姓。您的姓氏筆畫為22。

龔姓氏文化及龔姓對聯賞析

龔(Gōng)姓出自黃帝之臣共工氏的後裔。相傳上古時期,黃帝大臣共工(炎帝后裔)專門管理水土,因治水有功,被封為「水神」。後與兜、三苗、鯀結為「四凶」,被流放到幽州(今河北、遼寧一帶)。開始以單字「共」作為家人的姓氏。後來,共姓為了避仇,在「共」字上加一個「龍」字,成了龔姓。龔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為榮,尊其為得姓始祖。龔是大陸的第一百位大姓,台灣的第八十七位大姓。

姓承炎帝;

望出武陵。

——全聯典指龔姓的源流和郡望。

豐田毓秀武陵郡;

泰業錫光中隱堂。

——全聯典指龔姓的郡望和堂號。

宋代德稱三老;

金陵畫列八家。

——上聯典指宋代都官員外郎龔宗元,與程道、程之奇,皆以耆德稱,吳人謂之「三老」。下聯典指清代畫家龔賢。工山水,兼工詩文、書法。其畫濃郁蒼潤,行草雄奇奔放。為「金陵八家」之一。

勵農桑太守勸民易劍;

藐新政大夫絕粒辭官。

——上聯典指漢代渤海太守龔遂。渤海盜賊並起,他勸民務農桑。有帶刀劍者,使賣劍買牛,賣刀買犢,郡遂大治。下聯典指西漢哀帝時歷官諫議大夫龔勝,後因病辭職回鄉。王莽篡漢建新朝,派人征他做官,門人向他報告時,他斥責門人為「棺斂喪事」,從此絕食十四天而死。

附:

讀書先審器;

稽古有遙源。

——此聯為清代思想家、文學家龔自珍詩句聯。

魷躍清波徹;

鶯啼眾緣深。

——此聯為清代畫家龔賢撰書聯。

偷閒頗異凡夫法;

著書先成不朽功。

——此聯為清代思想家、文學家龔自珍詩句聯。

天問有靈能置對;

陰符無效勿虛陳。

——此聯為龔自珍《秋心》詩句聯。

大漢遺民,甘心絕粒;

橫波侍史,雅擅畫蘭。

——佚名撰龔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西漢彭城人龔勝。下聯典指清代合肥人龔鼎孳。

五馬數循良,偃武修文,練就甲兵還綠野;

一龍看變化,出風入雨,普將膏澤潤蒼生。

——龔鶴亭撰安徽省懷寧縣西廣村龔氏宗祠聯

龔姓起名: 姓龔男孩起名字姓龔女孩起名字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百家姓氏大全 相關
算命網免費算命
線上抽籤占卜
網上起名測名
網上算命大全
線上配對測試
周易號碼測試
通勝萬年曆查詢
黃曆日曆查詢
網上算命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