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鄧的起源,姓鄧姓氏來歷,百家姓鄧姓來源

百家姓氏查詢

請輸入需查詢的姓氏(例如:金)

姓鄧的起源,姓鄧姓氏來歷,百家姓鄧姓來源

姓鄧的起源,姓鄧姓氏來歷,百家姓鄧姓來源

姓氏鄧姓起源,百家姓鄧姓的來源及含義

一、來源有三

1、出自姒姓(夏的始祖大禹為姒姓)。相傳夏朝時帝仲康有子孫封在鄧國(今河南鄧州一帶),鄧君的後世子孫就以國為氏,稱鄧氏。

2、出自子姓(商族的始祖契為子姓)或曼姓。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(曼季)於鄧國曼城,是為曼侯,稱曼氏,曼氏後來又改封鄧國(此鄧國在今河南省孟縣的西南),經西周、春秋延續了600多年。西周時,鄧國是周朝南方較為重要的一個異姓侯國,但因與楚為敵,於公元前678年被楚國滅掉。鄧侯子孫為紀念故國,便紛紛改姓鄧,史稱鄧姓正宗。

3、出自李氏。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第8子李從鎰,受封為鄧王。公元975年南唐為北宋所滅後,宋太宗下令緝拿南唐宗室,李從鎰之子天和出逃,以父親封地為氏,其後世子孫遂稱鄧氏。

二、遷徙分佈鄧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境,大舉南遷於東晉之時,而播遷入閩、粵則早於漢代。漢代中期,鄧況自楚徙居南陽新野。至東漢初,因族人為光武帝劉秀的中興漢室立下大功及與東漢皇室的親戚關係,一躍而成為東漢最顯赫的家族。但至東漢安帝時,有人誣告鄧弘等曾反對立安帝,引起安帝不滿,因而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。此後,南陽鄧氏不斷外遷,有南至湖南、湖北者,也有西至山西、甘肅者。西晉末年"永嘉之亂"時,有南陽鄧叔攸遷至福建寧化石壁鄉,後又分支泉州等地。東晉十六國時,中原鄧氏大舉南遷,分佈於江南許多省份,以江西、江蘇居多。總之,鄧姓早期主要還是以河南省境為其繁衍的中心,其首先遷入的地方是今山東高密縣一帶。與此同時,已有鄧姓南遷入今四川、廣東等地。至晉代,鄧姓的子孫在北方已落籍於山東、陝西、山西、甘肅、安徽等地;在南方已遷居到今江蘇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至唐代,南陽鄧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,分別居於甘肅、山西、湖南、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區。宋時,鄧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、湖北、福建、廣西等地。明末,福建人鄧顯祖移居台灣,此後,閩粵鄧氏又有一些人向台灣遷徙,進而又有徙居海外者。今天鄧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區、長江流域及沿海一帶,其中江西、湖南、河南為最,四川、廣東、福建、江蘇次之。

三、郡望堂號

【堂號】"平壽堂"或"謙恕堂":後漢時鄧訓為郎中,謙(謙遜不驕傲)恕(對人寬恕)下士(以禮待下屬),士大夫都歸附他,所以叫"謙恕堂"。鄧訓用恩惠和信義對待羌胡,少數民族都感激他,喜歡他,都來通好。朝廷封他壽平侯。鄧姓還以"南陽"、"南雄"為其堂號。

【郡望】

南陽郡:戰國秦時置郡,治所在宛縣(今河南南陽市)。此支鄧氏以居新野而著稱,其開基始祖為鄧況。  

安定郡:西漢時置郡,治所在今高平(今寧夏固原)。此支鄧氏,其開基始祖為漢末武威太守鄧晉生。   

高密國:西漢置郡,治所在高密(今山東高密南)。此支鄧氏,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太傅、高密侯鄧禹。

平陽郡:三國魏置郡,治所在平陽(今臨汾西南)。此支鄧氏,其開基始祖為西晉鄧攸。長沙郡:戰國秦置郡,治所在臨湘(今長沙市)。此支鄧氏,其開基始祖為東晉荊州刺史鄧粲。

陳郡:秦時置郡,治所在陳縣。此支鄧氏,為晉代廣州刺史鄧岳之族所在。

洛陽:秦始終置縣。此支鄧氏,為東漢大將軍鄧騭。

四、歷史名人

鄧世昌:海軍名將,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,在黃海海戰中,雖彈盡艦傷,仍下令加快速度猛撞敵艦吉野,不幸被魚雷擊中,與全艦官兵250人壯烈犧牲。

鄧石如:清代傑出書法家、篆刻家,其書法以篆字成就最高。篆刻,突破陳規,自開面目,世稱"鄧派",也稱"皖派"。

鄧禹:東漢大臣。明帝即位任太傅,為雲台二十八將之首。

鄧芝:蜀漢官拜大將軍20餘年,曾於劉備死後奉使入吳,說服吳蜀結好共抗曹魏。

鄧牧:元代思想家。自稱"三教外人",表示不列入儒、道、佛三教正宗。著有《伯牙琴》一書,幻想恢復堯舜時代"君民相安無事"的社會。

鄧子龍:明代抗倭將領。領水軍赴朝鮮,抗擊倭寇,殺敵無數。

鄧析:春秋戰國時鄭國大夫,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、思想家、刑名家、法家先驅。他創辦私學,以所作《竹刑》(一部寫在竹簡上的法律)教人,宣傳法治。並且是"名辯學"的倡始者。

百家姓鄧姓起名用字参考

最好不用聲母是t.n.l的字為名,雙字名應避免全部使用d聲母.eng韻母和去聲字。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。據1998年最新統計,您的姓氏是第34大姓。您的姓氏筆畫為19畫。

鄧姓氏文化及鄧姓對聯賞析

鄧(Deng)出自子姓(商族的始祖契為子姓)。商高宗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於鄧國曼城(故城在今河南省鄧州),是為曼侯,稱曼氏,曼氏後來又改封鄧國為鄧侯。經西周、春秋延續了600多年。鄧侯子孫為紀念故國,便紛紛改姓鄧,史稱鄧姓正宗。得姓始祖:武丁。鄧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,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五四。在台灣排名第五十四位。

南陽郡長沙郡安定郡諸支挺秀;

平壽堂兩秀堂集文堂各族爭芳。

——全聯典指鄧姓的郡望和堂號。

管帶獻身致遠艦;

文行圖志伯牙琴。

——上聯典指清代海軍名將鄧世昌。任總兵兼致遠號巡洋艦管帶。1894年黃海戰役中,遭到日艦圍攻,在彈盡、艦傷之際,加速猛撞吉野號未果,因中魚雷,全艦官兵壯烈殉國。下聯典指元代思想家鄧牧,世稱「文行先生」。他懷著對南宋滅亡的悲憤心情,著《伯牙琴》一書。

抗日功勳卓著;

禁煙史冊留芳。

——上聯典指清代名將鄧世昌事典。下聯典指清代名將鄧延楨。1839年與林則徐,協力整頓海防,查禁鴉片。同年調任閩總指揮總督,加強海防,率軍擊退進犯廈門的英國艦隊。後受投降派誣陷,與林則徐同時被革職。

石如篆刻稱神品;

文度工詩有好書。

——上聯典指清代篆刻家鄧石如。少好篆刻,工四體書。篆書尤稱神品。包世臣推為清代第一。下聯典指明代學者鄧韍,字文度。號梓堂。工山水,能詩文。好宋儒書。有《易解》《常熟志》《濮州志》等。

佇望小平小道,紅霞熠熠,綠樹蒼蒼,來回鶯燕舞東風。看簡樓依舊,車間猶在,焉不見導師?唯有遊人肅穆,細聆聽一段春天故事;

緬懷希聖希賢,鐵骨錚錚,威名赫赫,得失死生推度外。嗟矢志如初,災禍橫身,仍牽縈百姓!尚為後輩籌謀,詳描繪幾張特色藍圖。

——全聯典指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:他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、第二代領導集體主要成員,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。鄧小平原名「希聖」,後其老師改為「希賢」。

附:

憂樂關天下;

安危系一身。

——此聯為潘力生贈鄧小平聯。

月斜詩夢瘦;

風散墨花香。

——此聯為明代抗倭將領鄧子龍自題書心聯。

清操歷冰雪;

赤手捕長蛇。

——此聯為無產階級革命家鄧中夏自題聯。

開卷神遊千載上;

垂簾心在萬山中。

——此聯為清代書法家、篆刻家鄧石如自題聯。

千秋共仰雲台像;

四樹長留古柏名。

——此聯為懷州(今河南省沁陽市)鄧氏祠祀東漢大司徒鄧禹廟聯。鄧禹,新野人。從光武帝劉秀破王匡、劉均等軍,名震關西。24歲拜大司徒。天下平定,論功最高,封高密候。後繪圖雲台,居28將之首。

溯賜姓于殷商,鄧國之衣冠如昨;

紀封侯於東漢,雲台之軍令尤新。

——此聯為香港鄧氏宗親會會徽兩側的對聯。

世長勢短,宜忘勢而處世;

人多仁少,須擇仁以交人。

——此聯為鄧氏宗祠南陽堂通用聯。

派分河北,由汀州而潮州、惠州、袁州,一脈流傳愈盛;

祭舉冬至,自始祖迄高祖、曾祖、顯祖,千秋陟降攸臨。

——此聯為鄧氏宗祠南陽堂通用聯。上聯尋根,寫出了鄧氏的源流及其曲折的遷徙路線、支脈分佈情況。下聯問祖,記載了各個時期率族人遷徙的祖先。

鄧姓起名: 姓鄧男孩起名字姓鄧女孩起名字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百家姓氏大全 相關
算命網免費算命
線上抽籤占卜
網上起名測名
網上算命大全
線上配對測試
周易號碼測試
通勝萬年曆查詢
黃曆日曆查詢
網上算命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