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鄭的起源,姓鄭姓氏來歷,百家姓鄭姓來源

百家姓氏查詢

請輸入需查詢的姓氏(例如:金)

姓鄭的起源,姓鄭姓氏來歷,百家姓鄭姓來源

姓鄭的起源,姓鄭姓氏來歷,百家姓鄭姓來源

姓氏鄭姓起源,百家姓鄭姓的來源及含義

一、尋根溯祖

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於鄭(陝西省華縣東,居棫林,徙拾),史稱鄭桓公。鄭國公元前769年東遷新鄭,於公元前375年為韓國所佔據,鄭人奔於陳、宋間,以原國名為氏,就得鄭氏。 

二、遷徙分佈

鄭氏最早的發源地在河南東部及山東、安徽等地間。秦時,19世孫鄭襲遷司州河南洛陽。27世孫鄭其舉族遷回開封(位於開封城東開封縣朱仙鎮古城村)。秦漢以後,鄭姓已遷入鄰近地區,主要以今山東、安徽、陝西、山西等境為其分佈的主要地區。其後29世孫鄭賓居山東高密。31世孫鄭眾之子安世遷居咸陽。因漢武帝令"強宗大族,不得聚居",有24世孫南遷至浙江會稽山陰。鄭姓大舉南遷始於"永嘉之亂"之時。西晉永嘉二年,"中原板蕩,衣冠始入閩者八族",其中第四姓即為鄭姓。播遷至海外,始於清。

三、郡望堂號

【堂號】

「博經堂」和「通德堂」: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。鄭玄博覽群經,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。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,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。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,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「鄭公鄉」,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,稱之為「通德門」。

「安遠堂」:漢宣帝時,鄭吉為侍郎,那時外侮屢屢來犯,鄭吉打敗了車師,使日逐投降。於是皇帝提他當司馬。為了西方國境的安全,又派他為西域都護,封安遠侯。 

【郡望】 

滎陽郡:三國時置郡,治所在滎陽縣,下轄包括開封在內八縣。滎陽鄭氏最早的居住地是開封縣,即今天河南開封縣朱仙鎮古城村一帶。 

洛 陽:我國古都之一。漢、魏故城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;隋、唐故城在漢城西18里。 

高密郡:西漢時置郡,治所在高密。相當今山東高密一帶。 

雍 州:東漢時置郡,治所在長安。 

隴西郡:戰國時置郡,治所在狄道。

南陽郡:戰國秦置郡,治所在宛縣。

四、歷史名人

鄭桓公:得姓始祖。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。後來,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,從此就開始有了「鄭」姓。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。

鄭武公:鄭桓公子,東遷始祖。 

鄭莊公:鄭武公子,春秋初年,王室衰弱,諸侯崛起,競相爭雄。鄭莊公繼位後,首先安定國內局面,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,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。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,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。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。1987年3月4日,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。

鄭旦:春秋晚期吳、越時的巾幗人物,即西施。經過訓練,到吳國作內應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,得以「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」,終於滅吳。

鄭國:戰國末期韓國人,水利專家。出任關中史官,開鑿灌溉渠,稱為"鄭國渠"。

鄭當時:西漢名臣。

鄭 吉(?~公元前四十九年):會稽(今浙江省紹興市)人。活躍於西域,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。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,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。此外,漢也封其為安遠候,並建立烏壘城,行使對西域的鎮撫。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,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。《漢書》卷七十《鄭吉傳》、卷九十六《西域傳·上》「安遠堂」: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,得安遠堂。

鄭 玄:東漢經學家,創立鄭學。「博經堂」和「通德堂」: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。鄭玄博覽群經,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。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,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。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,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「鄭公鄉」,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,稱之為「通德門」。

鄭羲:北魏重臣。

鄭畋:(825-883),字台文,滎陽(今屬河南)人。晚唐宰相,以書生意氣破黃巢起義軍。今存詩十六首,多七言絕句。 

鄭虔:唐朝學者、畫家。詩詞、書法、畫俱佳,尤以山水畫見長,玄宗皇帝為之題字"鄭虔三絕"。

鄭註:唐朝尚書,本姓魚,冒姓鄭。 

鄭買嗣(860-909):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。鄭回七世孫。初為南詔清平官,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,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。公元902年(唐昭宗天復二年,南詔中興五年),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,自立為王,國號大長和國。公元909年卒。

鄭樵:南宋史學家,著有《通志》、《氏族志》等80餘部書作。

鄭思肖(1241—1318):字憶翁,號所南,福建連江人。兼長詩畫,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。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《心史》,顧炎武就為此寫了《井中心史歌》。

鄭光祖:元代曲作家。

鄭成功(1624一1662):明末名將,著名的民族英雄。本名森,字明儼,號大木,福建南安人。弘光時監生,隆武帝賜姓朱、號「國姓爺」。清兵入閩,起兵反清。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,震動東南。康熙元年(1662年)率將士數萬人,自廈門出發,於台灣禾寮港登陸,擊敗荷蘭殖民者,收復台灣。 

鄭和:明航海家。本姓馬,明成祖賜姓鄭。

鄭燮:號「板橋」,清代畫家。 

鄭信:泰國國王,又名鄭昭。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、吞武裡王朝創始人,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。

百家姓鄭姓起名用字参考

最好不用聲母是z.c.s的字為名,雙字名應避免全用zh聲母.eng韻母或去聲字。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。據1998年最新統計,您的姓氏是第23大姓。您的姓氏筆畫為19畫。

鄭姓氏文化及鄭姓對聯賞析

鄭(Zheng)姓出自姬姓,黃帝裔孫後稷之後,以國名為氏。得姓始祖:姬友。周宣王封小弟姬友於鄭(陝西省華縣東,居棫林,徙拾),建鄭國,史稱鄭桓公。鄭姓是中華五大郡國姓氏之一,是當今中國第二十三大姓,在台灣是第十二大姓。

北戰南徵收寶島;

揚帆出海下西洋。

——上聯典指明·鄭成功。下聯典指明·鄭和。

翼子貽孫同九世;

規宗矩祖第一家。

——全聯典出浙江省浦江縣「江南第一家」開創人,「同居第一世祖」鄭綺。鄭氏同居始於南宋建炎年間,歷二百六十餘年而不散,宋、元、明三朝都曾旌表為「孝義家」。元代至正年間,翰林學士月祿貼本到江浙,手書「一門尚義,九世同居」贈給鄭家,後立碑建亭。

板橋三絕詩書畫;

光祖一家曲賦歌。

——鄭光祖:元代平陽襄陵人,元曲四大家之一。

家著葩經,庭留松蔭;

藝工三絕,文成一家。

——上聯典出東漢·鄭玄遍注群經,為漢代經學大師。下聯典指唐·鄭虔善畫、好書、工詩,唐玄宗譽為「三絕」。

附:

三絕詩書畫;

一官歸去來。

——清·鄭燮聯。

石井滿腔血;

瀛台寸草春。

——此聯為清沈葆禎題台灣省台南市鄭成功祠聯。「瀛台」,即台灣。

宋元明三朝賜命;

忠孝義百世流芳。

——佚名撰鄭姓宗祠聯。

四鎮多二心,兩島屯師,敢向東南爭半壁;

諸王無寸土,一隅抗志,方知海外有孤忠。

——康熙挽鄭成功聯。

婉愉生於和氣;

敬直兼以義方。

——裡人戴王祥撰浦江縣「江南第一家」鄭義門中庭聯。

三朝旌表恩榮第;

九世同居孝義家。

——佚名撰浦江縣「江南第一家」鄭義門明廳聯。

載物本無心,獨向義居分造化;

察邪偏有眼,時從屋漏見精明。

——佚名撰浦江縣「江南第一家」鄭義門土地廟聯。

鄭姓起名: 姓鄭男孩起名字姓鄭女孩起名字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百家姓氏大全 相關
算命網免費算命
線上抽籤占卜
網上起名測名
網上算命大全
線上配對測試
周易號碼測試
通勝萬年曆查詢
黃曆日曆查詢
網上算命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