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長孫的起源,姓長孫姓氏來歷,百家姓長孫姓來源
姓氏長孫姓起源,百家姓長孫姓的來源及含義
長孫
一、尋根問祖
長孫複姓本為拓跋氏,為後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後。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鬱律有兩個兒子:大兒子沙英雄為南部大人,號拓跋氏;小兒子什翼健就是拓跋圭的祖父,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后,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,就賜他的兒子為長孫氏。長孫嵩後來位至太尉,封為北平王;他的侄子長孫道生屢建戰功,位至宰相,封為上黨王。拓跋嵩因有功於魏,世襲為王族大人。孝文帝時,以拓跋姓為魏朝皇族宗室之長門,故改姓為長孫氏。
二、遷徙分佈
長孫姓望族居濟陽(今山東定陶西北,一說河南蘭封東北)。
《郡望百家姓》記載:長孫氏望出濟陽郡。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,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。
三、郡望堂號
"霹靂堂":隋朝時候,長孫晟18歲即為司衛上士。突厥南侵。向皇帝口陳形勢,手畫山川,定其虛實,瞭如指掌,拜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。突厥怕他,聽到他的弓聲,說是霹靂,故有"霹靂"之稱。
四、歷史名人
長孫晟--字季晟。隋朝洛陽人。自幼習武,年18為司衛上士,高祖一見嗟異。開皇中突厥南侵,晟口陳形勢,手畫山川,定其虛實,皆如指掌。遂拜為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,敵稱他的馬聲與弓聲為"霹靂閃電",聞風喪膽。終為右驍將軍。卒謚獻。
長孫無忌--字輔機,晟子。唐朝洛陽人,唐太宗皇后之兄。博涉文史,有謀略。從太宗李世民定天下,功居第一遷吏部尚書,封為齊國公,又徙趙國公、太子太師,後為高宗時輔政大臣,進授太尉,兼修國史。因被武後所陷,削爵流黔州,自殺。撰有《唐律疏議》。
長孫儉--本名慶明。北周洛陽人。少方正有cao行。時四方騷動,儉從左衛將軍攻破宿勒明達等,以功賜爵索虞侯。文帝甚敬之,表授荊州刺史、東南道行台僕射。黎民樹碑刻頌。又詣闕留,後征授大行台尚書,兼相府司馬。封昌寧公,升大將軍,鎮荊州。以病還為夏州總管卒。
長孫姓氏文化及長孫姓對聯賞析
長孫(Zhǎng sūn)姓為拓跋氏所改,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之後。南北朝時道武帝拓跋圭統一北方建立北魏,因為南部大人沙莫雄是曾祖父拓跋鬱律的兒子,就賜他的兒子嵩為長孫氏,長孫嵩後來位至太尉,封為北平王;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時,孝文帝向漢文化學習,將拓跋姓改為元姓,名叫元宏。而拓跋嵩的後代,就改姓為長孫,意思是王族長門的子孫,這個姓和王族大人的封號也相呼應。
功高望重濟陽郡;
績顯名揚霹靂堂。
——全聯典長孫指姓的郡望和堂號。
賢後相君,十篇著則;
高平拜爵。一代標名。
——上聯典指唐太宗後長孫皇后,洛陽人,長孫無忌之妹。好讀書,言行舉止必循禮儀,太宗很看重她,著有《女則》十卷。下聯典指後魏大將軍長孫子彥,以軍功封槐裡縣子。後封高平郡公,位儀同三司。
開渠引水,黎民歌刺史;
定律輔君,圖像繪凌煙。
——上聯典指唐初陝州刺史長孫操,跟從太宗征討,參與機密,封樂壽縣男。任時城中無井,他開廣濟渠引水入城,百姓頌其遺愛。下聯典指唐初大臣長孫無忌,長孫皇后之兄。決策發動玄門之變,助太宗奪取帝位,封趙國公,曾奉命與房玄齡等修定唐律。圖像繪凌煙閣,居首位。
附:
三州作刺;
四始蜚聲。
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唐·長孫操,有學術,為齊、揚、益三州刺史。下聯典指唐·長孫佐輔,工詩,著有《古調集》。
勳載旌常之首;
威雄絕域之邦。
——佚名撰長孫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唐·長孫無忌。下聯典指隋·長孫晟,性通敏、善彈射,突厥畏之,聞其弓聲,稱為「霹靂」,見其走馬,謂之「閃電」。
玉珮金鈿隨步遠;
雲羅霧縠逐風輕。
——此聯為唐初大臣長孫無忌《新曲二首》詩句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