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肖寅虎雜談

生肖寅虎雜談

生肖寅虎雜談

生肖寅虎雜談

人們視虎為百獸之王,稱其為山君,《說文*虎部》:「虎,山君之獸。」寅為虎,虎也就得了「寅」的雅號。南朝陶弘景所撰道教名著《真誥*翼真撿》記:「有雲寅獸白齒者,是虎牙也.......亦云寅克。」寅獸、寅客均為虎,類似的別稱還有「斑寅將軍」。古代傳奇故事說,唐玄宗時,有秀才在南山莊夜吟,來訪者叩門,自稱南山斑寅將軍,吟詠暢談,海闊天空。客人告辭後,才查明斑寅將軍原來是山中的老虎所變。葛洪《抱朴子》記:「山中寅日」,這是因循了寅為虎的說法。

古人為虎起了很多別緻的名字,還把虎幻想成通達韌性、伸張正義的義獸。唐代小說裡,更編出以虎為煤,促成人間秦晉之好的故事,從虛幻的美好世界回到現實的殘酷生活,人們還要面對虎患。

古代還有許多關於虎的故事和風俗,下面讓古易方帶你看一下關於虎的故事、風俗。

其一:

在陝西,有一種「布老虎」的玩具十分著名。原來,陝西人有送布老虎的育兒風俗。小孩滿月時,舅家要送去黃布做的老虎一隻,進大門時,將虎尾折斷一節扔到門外。送布老虎是祝願孩子長大後像老虎那樣有力;折斷虎尾,則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災免難。目前這種布老虎已經成了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手工工藝品。

其二:

山西等地則流行送老虎枕頭的育兒風俗。婦女懷孕,枕旁放小布老虎,希望母腹中的孩子像老虎一樣健壯可愛。孩子一出生,外婆家要送來虎饃、戴虎項圈、蓋虎被,桌上擺放布老虎,門窗貼老虎剪紙。讓虎守衛在小兒的周圍。孩兒週歲,舅舅要送一隻或一對布虎枕,當枕頭又當玩具,表示祝福。孩兒會走路時,要戴虎帽、穿虎鞋、圍虎兜,把孩兒打扮成一隻鎮邪的小老虎。

其三:

土家族自稱是「白虎之後」。他們以白虎為祖神和圖騰,至今大多數白族人的家庭裡,神龕上常年供奉一隻木雕白虎,祈虎賜祥降瑞,以虎形鑄造器物,以作鎮妖祛邪之用。土家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中,也隨處可見白虎的印跡;結婚時,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鋪虎毯,象徵祭拜虎祖;土家人民間舞蹈「撒爾呵」中,有「抱虎頭」、「猛虎下山」等舞姿,以虎驅惡鎮邪,希冀平安幸福。土家族民諺就有:「三夢白虎當堂坐,當堂坐的是家神」、「白虎當堂坐,無災又無禍」。

其四:

陝西華縣一帶流行「掛老虎饃」的婚俗。新媳婦被接到婆家後,婆家人要把一對蒸好的老虎形狀的饃饃,用紅繩拴在一起,掛在新媳婦的脖子上。進入洞房後,新媳婦要把饃饃拿下來,和新郎官一起分食,表示兩人在約會。特別有意思的是,這一對饃饃還有公母之分,公老虎饃饃的頭上有一個「王」字,表示男子要當家為王;母老虎饃饃的額中有一對飛鳥,表示妻隨夫飛。每個老虎脖子前還有一隻小老虎,表示祝願新人早生貴子。

其五:

白族視虎為祖,認為自己是「虎兒虎女」。白族人家裡要掛虎圖,修房造屋、婚嫁等家庭的重要事件,也都要選擇虎日以為吉祥。白族獵人不打虎,如偶被老虎咬死,也看作「成仙」。

其六:

彝族每年要過「老虎節」,從農曆正月初八日落開始,到正月十五太陽升起結束。彝族老虎節中的活動很多,人們不僅要祭虎神,還要化妝成老虎,跳虎舞。最後,虎神老人到各家各戶拜年,口念吉祥,預祝五穀豐登,六畜興旺。

白虎神是中國古代道教的守護神,原為古代星官名,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,因其呈虎形位於西方,按五行配五色,故稱。它也是四方神之一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有「前朱雀,後玄武,左青龍,右白虎」的說法。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,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時,掌壇師要用殺豬民將自己的頭砍出血來,滴在紙錢上後,懸掛焚燒。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風病時,往往認為是白虎所致必須請巫師驅趕「白虎」。驅趕時,要在戶外放一把椅子,綁上帶枝葉的竹子,上捆一隻白公雞,由巫師在室內施法,如果公雞啼叫,白虎就算趕跑了。 ()

民間虎的形象在經歷了漫長的時光,雖然失去了山林的兇猛,取而代之的是憨態可掬,但是在人們眼裡卻任然是虎威未減,鎮宅、守墓、驅邪避災,人們會給他不同的職位、給予不同的用處。有些民間的工藝品使虎形象更加的形象,更具有廣泛的群眾性,它寄托著人們對吉祥幸福的嚮往。

生肖子鼠雜談   生肖丑牛雜談

生肖寅虎雜談   生肖卯兔雜談

生肖辰龍雜談   生肖巳蛇雜談

生肖午馬雜談   生肖未羊雜談

生肖申猴雜談   生肖酉雞雜談

生肖戌狗雜談   生肖亥豬雜談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生肖屬相 相關
算命網免費算命
線上抽籤占卜
網上起名測名
網上算命大全
線上配對測試
周易號碼測試
通勝萬年曆查詢
黃曆日曆查詢
網上算命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