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傅 傅的起源,姓傅 傅姓氏來歷,百家姓傅 傅姓來源
姓氏傅 傅姓起源,百家姓傅 傅姓的來源及含義
傅
一、來源有四
1、出於殷商名相傅說的後裔,也即商王武丁發現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。相傳自從盤庚將商都遷至殷墟以後,商朝只是興旺了一個很短的時期,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時,國勢衰微,武丁決心振興朝綱,可是舉目朝中,卻找不到一個能協助他改革國政的大臣,一直為此憂慮。後來武丁有一晚做了一個夢,夢見一個叫說的聖人,那人的背有點駝,身穿粗麻布衣,胳膊上栓著繩索,狀如囚徒。神人說:"這就是你要找的聖人。"武丁醒後,令人按夢中說的模樣畫成圖像,命群臣四處尋訪夢中的聖賢,結果在虞、虢之界一個叫傅巖的地方找到了一個叫說(音同越)的奴隸,便將說帶到朝中。後來,說果然幫助武丁治理朝政,使武丁在位時期成為商朝後期的極盛時期,武丁也因此被譽為"中興明主"。而說因居於傅巖,"故遂以傅險姓之,號曰傅說"。傅說的後代遂以地為氏,稱傅氏。史稱傅姓正宗。
2、出自姬姓。黃帝裔孫大由(唐侯丹朱之子)封於傅邑,故其子孫便以地為氏,也稱傅氏。
3、出自賴氏改傅姓。賴氏族人有為楚靈王所害,改羅、傅二氏。
4、清代,有部分滿洲貴族也改姓傅。如傅恆,滿洲鑲黃旗人,本姓富察氏;傅開,滿洲正白旗人,本姓郎佳氏;愛新覺羅子孫中也有姓傅的。
二、遷徙分佈傅姓形成於商朝都城殷,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。春秋時,鄭國(都今河南新鄭)有大夫傅瑕。秦漢之際有傅寬,從劉邦打天下,以功封陽陵侯,其後代有一支在今山東境發展。所以傅氏最早繁衍地是以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、甘肅東部、寧夏等省為主。爾後,便東遷至河北、山東。西漢時傅氏已播遷至西北、西南地區。如西漢大司馬傅喜為河內溫(今河南溫縣)人,傅柔為浦江(今屬浙江)人;東漢傅俊為襄城(今屬河南)人,傅毅為扶風茂陵(今陝西興平東北)人,傅燮為靈州(在今寧夏靈武縣境)人。西晉傅玄之子傅鹹長子傅敷於永嘉之亂時遷至會稽(今浙江紹興),傅鹹的後代還有一支自北地徙居清河(今屬河北)。唐末,王潮、王審知入閩,有河南傅姓將佐隨往,在福建安家落戶。北宋末年,又有鄧州(今屬河南)傅氏遷往福建泉州,此後繁衍昌盛。南宋末,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萍鄉,後又分出廣東興寧傅氏等支派。明代,傅氏已遍佈江南各省。清代,有部分滿洲貴族改姓傅;閩粵有傅氏移居台灣,進而又有徙居海外者。
三、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"興商堂":商武丁時刻想振興自己的國家,但缺乏賢人幫助。一天夜裡,他夢到聖人來到他面前。這位聖人名說,治國的本領很大。於是武丁就畫了那聖人的像,命許多人去找,結果在傅巖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,正在那裡築牆,他很像武丁夢中見到的人的模樣。他就是傅說。請到朝廷,他果然幫助武丁振興了商朝。是歷史上的名宰相。傅姓也以"清河"位其堂號。
【郡望】
北地郡:戰國秦置郡,治所在義渠(今甘肅寧縣西北),西漢移治馬陵(今甘肅慶陽西北),東漢移治富平(今寧夏吳忠西南)。東漢末地入羌胡。
清河郡:漢高帝置郡,後屢改為國,元帝永光後為郡,治所在清陽(今河北清河東北)。東漢改為國,移治甘陵(今山東臨清東)。
四、歷史名人
傅山:明清大學問家,字青主。他不但博通經史諸子和佛道之學,並兼工詩文、書畫、金石、又精醫學。其思想破儒家正統之見,開清代子學研究的風氣。其著作有《霜紅龕集》、《荀子評注》等,醫學上有《傅青主女科》和《傅青主男科》等書。
傅善祥: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。1853年,太平天國定都天京,不久開"女科",考中鼎甲第一名。是東王楊秀清政務上的得力助手。
傅玄:西晉時哲學家、文學家,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來最有學問的名人。其學問淵博,精通單律,於詩擅長樂府。在哲學上,把自然和人類歷史都看作一種純粹的自然過程,批判了有神論的世界觀和玄學空談。
傅寬:漢高祖時開國功臣。在楚漢戰爭時隨韓信、曹參平定齊地。漢高祖得天下後曾定元功18人,傅寬列第9位。
傅毅:東漢文學家。朝廷求賢不誠,士多隱居,遂作《七激》、《迪志》詩,諷世明志,後被召為蘭台今史,以文顯於朝廷。
傅雷(1908-1966),一代翻譯巨匠。幼年喪父,在寡母嚴教下,養成嚴謹、認真、一絲不苟的性格。早年留學法國,學習藝術理論,得以觀摩世界級藝術大師的作品,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藝術修養。回國後曾任教於上海美專,因不願從流俗而閉門譯書,幾乎譯遍法國重要作家如伏爾泰、巴爾扎克、羅曼·羅蘭的重要作品。數百萬言的譯作成了中國譯界備受推崇的範文,形成了「傅雷體華文語言」。他多藝兼通,在繪畫、音樂、文學等方面,均顯示出獨特的高超的藝術鑒賞力。文革」中因不堪忍受污辱,與夫人朱梅馥雙雙含冤自盡,實現了文格與人格的統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