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喬的起源,姓喬姓氏來歷,百家姓喬姓來源
姓氏喬姓起源,百家姓喬姓的來源及含義
喬
一、姓氏源流
1出自姬姓,為橋姓所改,是一個以山命名的姓氏。據《元和姓纂》及《萬姓統譜》所載,相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黃帝死後葬於橋山(在今陝西省黃陵縣城北),子孫中有留在橋山守陵看山的,於是這些人就以山為姓,稱為橋氏。至於橋氏改為喬氏,是在南北朝時的魏。據桑君編纂的《新百家姓》記載,東漢時有太尉橋玄的6世孫橋勤在北魏任平原內史,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歡的專權和壓迫逃了出來,橋勤隨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。一天,宇文泰心血來潮,叫橋勤去掉橋的木字邊,變成喬,取「喬」的高遠之意。橋勤不敢不從,從此改橋為喬,世代相傳下去,這就是陝西喬姓的由來。史稱喬氏正宗。
2出自匈奴貴姓。史料記載,漢代匈奴貴姓有四個----蘭、喬、呼衍、須僕,內有喬氏,後與漢族的喬氏渾為一體。3出自鮮卑之後。據有關史書記載,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有喬姓的鮮卑人出現,他們的後代一直延續著這個姓。
二、遷徙分佈
喬姓源於黃帝的葬地陝西省境內。西漢時有睢陽人橋玄官至太尉,他的六世孫橋勤在北魏末年隨孝武帝投奔關中,居同州。另外,據《前代錄》載,匈奴貴姓有喬氏在戰國時期遊牧與燕、秦、趙等地。同一時期,魯國有喬庇;西漢有橋仁,為梁人,與楊榮並受《禮》於戴聖,喬仁著有《禮記章句》69篇,成帝時為大鴻臚;東漢有官東郡太守橋瑁,是喬玄的第五世孫,任廣陵太守,其子喬肅為東萊太守。這些說明,宋以前已有喬氏分佈在今陝西、湖南、江蘇、山西境內了。關於喬姓變遷的史料不多,從零星的史料看來,喬氏在宋代以前主要分佈在今陝西、湖南、陝西、江西等省,宋元時期有遷至今河南、浙江、雲南的。明清又有遷到今江西、山東、上海、湖北的。直至現代,東北的一些地方還有喬氏的聚居點。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研究結果,喬姓是當今中國第96大姓。另外,新加坡等國也有喬氏華僑。
三、郡望堂號
【郡望】
1梁國:漢高帝五年設梁國,治所在睢陽。相當於今天的河南商丘、虞城、民權等地。宋朝改為梁郡,移至不邑,北魏又恢復了以前的治所。
2馮丘:出處不詳。
【堂號】
1文惠堂:宋朝喬行簡,歷任淮西轉運官,參知政事。多次向朝廷上疏論時政。被拜為右丞相,封「魯國公」。死後謚為「文惠」。
2另外還有「梁國」堂號。
四歷代名人
喬用遷(?-1851),湖北孝感人。字見齋。嘉慶進士,授內閣中書。充軍機章京。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、道員,廣東按察使。1840年,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,曾率軍在穿鼻洋、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。同年任山東布政使。1845年升貴州巡撫。1852年卒。
喬松年:清代山西巡撫,徐滿人。
喬世植:上海人,著名詩人。
喬林:畫家、篆刻家,如皋人。
喬允升:明代刑部尚書,洛陽(今屬河南)人。
喬宇:著名大臣,樂平(今屬河北)人。
喬中和:太原通判,丘(今屬河北)人。
喬吉:元代散曲家、戲曲作家,太原(今屬山西)人,後居杭州(今屬浙江),散曲風格清麗,內容則多消極頹廢,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。
喬達:山水畫家,燕(今屬河北)人。
喬行簡:南宋大臣。浙江東陽人,光宗紹熙進士,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,兼同知樞密院事、進知樞密院事、右丞相、左丞相,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,並被封為魯國公。著有《周禮總說》、《孔山文集》。
喬林:唐代宰相,太原(今屬山西)人。
喬知之:左司郎中,馮翎(今屬陝西)人。
喬維岳:官至太常少卿、壽州刺史,南頓(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)人。
喬光烈,清朝官吏。他為官清廉,做官30多年,仍然兩袖清風。在任知縣時,他親自教農民種桑養蠶,被人稱為喬公桑。
百家姓喬姓起名用字参考
最好不用聲母是j.x的字為名,雙字名應避免全用q聲母.iao韻母或陽平調的字。最好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。注意名的意義與"喬"字的"喬裝"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。雙字名最好首字筆畫多而末字筆畫少,單字名最好用筆畫少的字。據1998年最新統計,您的姓氏是第96大姓。您的姓氏筆畫為12畫。喬姓氏文化及喬姓對聯賞析
喬(Qiao)姓出自姬姓,黃帝死後葬於橋山(今陝西省黃陵縣),子孫中有留在橋山守陵看山的,就以山為姓,稱為橋氏。得姓始祖:橋勤。北魏時任平原(今屬山東)內史,後為西魏丞相宇文泰臣屬。宇文泰叫橋勤去掉橋字木旁簡化為喬,說是有「高遠」、「陞遷」之義,橋勤遂改姓喬,子孫亦沿襲喬姓。
橋山綿世澤;
內史振家聲。
——全聯典指池姓的源流。得姓始祖橋勤,北魏時任平原內史。
望出馮丘郡;
名揚文惠堂。
——全聯典指喬姓的郡望和堂號。
光烈居官廉正;
壽明為相精明;
——上聯典指晴代封疆大吏喬光烈,任寶雞令,修成惠民渠,勸民蠶桑,後人稱「喬公桑」,累官湖南巡撫,居官三十年,潔己奉公,譽為天下清正吏。下聯典指南宋大臣喬行簡,字壽明,理宗時上疏論「賢路當廣而不當狹,言路當開而不當塞」。晚年任宰相,封魯國公,謚文惠。著有《周禮總說》、《孔山文集》。
喬公生女成綵鳳;
縣令為民號神君。
——上聯典指東漢末喬公生二女,都有國色。大喬嫁孫策,小喬嫁周瑜。下聯典指前趙拆衝將軍喬智明,長以德行著稱。晉成都王穎闢為輔國將軍,歷隆慮、共二縣令,民深愛之,號為「神君」。
附:
學先經術;
望重威嚴。
——佚名撰喬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北宋高郵人喬執中。下聯典指明代吏部尚書喬宇。
相推文惠;
邑號神君。
——佚名撰喬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南宋大臣喬行簡。下聯典指十六國時前趙鮮卑人喬智明。
喬公女生成國色;
碧玉奴死報主恩。
——佚名撰喬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東漢末喬公生二女,都有國色。下聯典指唐代馮翊人喬知之,武後時官至左司郎中。有婢女碧玉(又名窈娘),貌美又善歌舞,被武後的侄子武承嗣奪去。喬知之又怨又惜,作《綠竹篇》以表達感情,暗地裡轉送碧玉。碧玉看了,感憤而自殺。
居官卅年,天下清正;
歷令二縣,郡邑愛深。
——佚名撰喬姓宗祠聯。上聯典指晴代封疆大吏喬光烈。下聯典指前趙拆衝將軍喬智明。